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在汉末举明旗 / 第四十三章:大棒过后有甜枣

第四十三章:大棒过后有甜枣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众人一滞,不解的眼神下掩藏着渴望的望向了朱业。
  留名青史?!
  嘶!
  在我国古代。
  古人,尤其是读书人!
  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名节。
  君子爱惜羽毛。
  对于古人来说,名声没了,谁还和你交朋友做生意,赶快自刎死了,多少还能挽回一点声誉。
  不然的话,只能沦为笑柄。
  打个比方说,例如韩国盖楼倒了的,立马就自杀了,因为别人知道后,就不会再有人找他建楼了。
  卖水饺的用牛肉下脚料被曝光,立马就自杀谢罪,因为以后,同样不会有人再买他的水饺了。
  这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就是说宁可死也要保住自己的节操,君子更是守身如玉,名声同时也是你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的条件。
  更别说现在这里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
  朱业抛出的诱惑,放在现代,随便一个水军就可嗤之以鼻。
  可在这个时代,青史留名带来的诱惑,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都不可能不在乎!
  众人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屏住呼气,直勾勾的盯着朱业,要不是长久以来的修养,估计他们现在都冲了上去,摁住朱业的脖子,非得让他赶紧说出来不可。
  就一句话!
  四个字!
  彻底让这些人全部失了方寸!
  很多人可能觉得夸张了,不理解。
  但换一个思路,你们县城的首富或者头头,把你叫到他面前去,告诉你,你想不想挣一个小目标。
  你心里会怎么想?
  朱业虽然不一定会是艾县的首富,但他现在确实控制了艾县,一县之主,说话声音最大的那个。
  所以他的话,自然会让这些人心中升起某种奇异的想法。
  反正年纪大了,还能活多久都是一个问题,只不过现在面上还能保持住镇定,不过是因为朱业是反贼罢了。
  更有一些老人的眼中闪着神异,心中思衬着。
  反贼?
  反贼怎么了!
  且先看看他是怎么让我等名留青史的,如果是正非邪,左右不过是一家人的性命而已,干了又如何?
  名?
  重要!
  比家人的性命都重要!
  这就是他们的观念。
  就在众人深沉思索之际,朱业开口了,一开口,矛头就指向了大汉朝廷。
  “现今朝廷昏庸无道,吏治败坏,徭役不止,税负沉重,世家大族高居钟鼓,把握百姓命脉,鱼肉乡里,又天灾不觉,地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我朱家至荣阳辗转千里来到豫章,落于鄱阳,一路上所见甚多,兖州大水,朝廷赈灾之事久久无过,逃难的流民衣不遮体,更有甚至易子而食......”
  说到这里,朱业微微一顿,缓和了一下内心的情绪,继续说道:“我朱家随时朝廷通缉要犯,但至今已经收留逃难灾民者超过五千余人。”
  “此次前来艾县本是为了购得这五千余人的粮食,奈何城门校官以入城费之五倍收于我等。”
  “我等认缴,士兵却以其他莫须有之罪名想要扣下我等,打算另行其他办法前来敲诈勒索。”
  “悲愤之下,只能暴起攻城。”
  “结果嘛......”
  朱业环视一周,不屑道:“朝廷兵丁不堪一击,区区四十余人就将艾县拿下。”
  见到众人面露震惊之色,朱业紧跟着又补充道:“现在我朱家进城者过千,不出两日,驻地一千余户将尽皆迁入艾县,人口总比将达到现今艾县总人口近半余。”
  说着,朱业微微一笑,转头问道:“诸位可知,这一千余户灾民在得到了一个安静稳定的居住环境以后,聚众成团,能战着何?”
  能战着有多少?
  底下众人本来倾耳是想听朱业谈论青史留名一事,结果朱业套路不对,直接扔出了自己的武力来威吓。
  一千余户逃难过来的灾民,意志和体魄自然不会差在哪里去。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年头会接纳的灾民,无一不是健康壮硕之辈,像那些老少妇孺,基本上是不会有人要的。
  他们哪里知道,朱业收纳的灾民是老少不齐,瘦壮不等?
  只是在听完过后,再那么一联想。
  一千余户!
  这可是几千能战之辈啊!
  别说艾县,整个豫章的兵马加在一起,能战着估计也就这点了。
  这样一来,岂不是说......
  “嘶!”
  “嘶!”
  “嘶!”
  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家主。”
  这时,朱冲小跑着进了大堂,来到朱业身边,附耳道:“家主大人,杨大人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做好了。”
  “我知道了。”
  朱业眼中露出一丝喜意,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底下众人说道:“诸位长者,我有一事,烦请诸位随我一同观之。”
  见众人的脸上又带上了惶恐,朱业笑着解释道:“此事与军伍之事无关,我也不是想要威吓尔等,不过此事如若顺利,尔等皆将留名青史!”
  “!!”
  众人的呼吸再次急促了起来,朱业微微一笑,率先跨出了县府大门:“诸位且随我来,是否如我所说,尔等一观便知。”
  浩浩荡荡的老头队跟在朱业的身后出了大门,一路越过艾县正街,来到了一处院落前。
  院子很大,上面没有牌匾,倒是门口有一队石制的叫不出名,有点像狮子一样的石墩旁,有一块牌匾躺在地上。
  拉进一看,上面“华府”两个字印入眼帘。
  这是华颐的家,华颐死后,朱则与朱胜抄了他的家,见地方宽敞,正好杨德需要一个地方,就安排给了他。
  华家被抄了?
  众老头有些打颤,这个反贼带着他们来这里,到底想要干什么?
  还没等老头们沉思下去,走在首位的朱业看了停下来的众人的目光,解释道:“华颐与艾县一众家主在甘家参加宴会,以褓儿为食,被我斩了。”
  “家......”
  “也自然是被抄了。”
  末了,又补充一句:“不过我等非滥杀无辜之辈,华府等一众士族的家人,都被关在了一起,等候询审,无辜者全部会放出来的。”
  提心掉胆的众老头这才放松了些。
  就在这时,华府院内突然传来了一阵声响。
  仔细一听,竟然是......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