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我不做包子 / 344、柴家宝藏人人知

344、柴家宝藏人人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吴用起信给林冲,路过方营,方腊自然是要瞅瞅的。
  
  只是打开一瞧,却见上头写的玩意有些莫名其妙。
  
  却见上面写的是简简单单,不过一句话在上。
  
  “林兄弟,汴京消息已确准了,你那头也早做打探,看看江南可有消息。”
  
  只此一句,那便是再无多言了。
  
  方腊瞧的心里跟个明镜似的,那梁山必然料的信件会被自己截取,这才如此写的。
  
  所说的什么消息,必然说的也是早与林冲私下说过。
  
  就不知到底什么了。
  
  方腊也不是没想过梁山是不是故弄玄虚,只是那明晃晃写着的汴京消息,直叫人忽视不得。
  
  这汴京里头,却有什么变化?
  
  方腊虽起势江南,却也自有一套情报机构。方金芝下头的明教教众,消息来源之广,可比梁山还狠。
  
  然虽如此,却也未能深入汴京里去。
  
  “那梁山却能得了什么消息?”
  
  方腊很想直接问问林冲,只是也知问也是白问去的。
  
  思量片刻,还把那信交回了林冲手中,不动声色,半句不问,只是遣人盯着。
  
  既然要那林冲打探,那就好好瞧瞧,那林冲可有动作!
  
  也瞧瞧那梁山是否故意为之,以搅乱自己心神。
  
  ...
  
  方腊倒是也没等多久。
  
  也不知林冲是个实在人,还是因为梁山命令其不敢半点怠慢,这头接了信件,那头就准备行事。
  
  其所要打探之事,更是有些毫无保留,几下就打探了出来。
  
  只是...
  
  林冲去问教中人,那少林寺的消息,却是为何?
  
  汴京事情,和少林寺又什么干系?
  
  方腊总觉其中有不少秘密,触碰不得,却叫人心急难受。
  
  只一面再叫人盯着林冲,以免打草惊蛇,一面又与那方金芝传信,让其死盯着青州里头,尤其要关注与和尚相关之事。
  
  不想这头去了信,那头就有消息得归。
  
  所出之处,也正是那方金芝!
  
  ...
  
  却说方金芝本来来寻张青,是为联系江南与梁山借粮一事。
  
  事情说完,该是回了青州接着传教才是。不想这人还没走,却“偶然”瞧了那母夜叉孙二娘与其父山夜叉孙元来寻张青。
  
  张青后宫里头的事情,方金芝是不怎么感兴趣的。
  
  只是在青州里时间待了久远,怎也听过两句传闻,那孙二娘被休一事,还是知晓的。
  
  本以为,这孙二娘与张青该早断了联系,哪想却被瞧着偷摸相会。
  
  方金芝自觉此事蹊跷,留的心眼,坠在那孙家父女之后,直是偷摸跟上。
  
  七拐八拐,险些跟丢,却又有惊无险,终还是在一处军营外头跟上。
  
  大概因为是偷偷相会,张青不欲给别人知晓,身边更是不带个人来,这才也给方金芝机会靠近,听得那对昔日夫妻说话。
  
  ...
  
  “二娘,本把你休了,不该再来寻你,好叫你有别的生活,只是眼下事情,其余人不好交待,还只能交的你手里。”
  
  方金芝本来以为这两人偷偷幽会,不想说话说的是浓情蜜意,却好似有重要事情交待。
  
  不由竖起耳朵来听,却先听了孙二娘的一阵肉麻话。
  
  “官人...”
  
  “妾身犯下此过,能得官人宽恕,已是万幸。”
  
  “官人还能信我,用我,更是莫大荣幸,就是千难万难,定也不会丝毫推辞。”
  
  方金芝听得这肉麻话,直叫身上忍不住激起一阵鸡皮疙瘩。
  
  心叹那孙二娘情深义重,却也终于听张青说起正事。
  
  却听张青道:“前些日子,叫二娘切莫荒废了武功,也是因为此事不可叫太多人做,真行事起来,怕是常常只有二娘一人。”
  
  孙二娘又应:“官人交待之后,日夜不敢偷闲,到的今日,也算有所精进。”
  
  张青笑道:“倒是也没那么难,当不舍二娘送死去。”
  
  说着话锋一转,却又回忆起道:“二娘还记得昔日我们在孟州,甩开那平凤岭的少林秃驴之事?”
  
  孟州里的回忆,孙二娘自然记得。
  
  想想当年就他们夫妻二人在那闯荡,虽是难些,如今想想,却是最爽快之日。
  
  却应道:“如何不记得?还记得官人杀那广惠,再与广恩相斗之事。”
  
  这张青在孟州里头还有这过往?
  
  只也不知现在说起是为何。
  
  方金芝边听边思量,好在张青不知旁人在,倒是不卖关子。
  
  只听其接着道:“当年那两和尚之所以在孟州里,是为朝廷打探柴家宝藏之事!”
  
  “也叫让那广惠运气不好,被咱们在十字坡里下了脑袋。”
  
  “可惜那少林寺的秃驴太蠢,在孟州里搜了数年也无半点收获。”
  
  张青说着,却又压低几分声音,只终究是不知外人在,依旧还是让方金芝听得真切。
  
  “前些日子传来消息,那群秃驴终有所得,报朝廷说那宝藏就在孟州济源。”
  
  “那赵佶更是下了号令,调动人马往济源里去。”
  
  “二娘你辛苦一遭,替我去趟孟州,趟一趟浑水。”
  
  “此事危险太大,人不可太多,再说旁人也难信过,你去上一去最好。”
  
  孙二娘似乎也初次听说此事,当即有些被惊讶住。
  
  轻呼道:“那柴家宝藏已过百年,还当真不是传闻?”
  
  张青自也稍有迟疑,叹而应道:“我本也不信,是以一面叫你去了孟州,一面也叫林冲在江南探探消息。”
  
  “想想当年柴荣三征南唐,南唐元宗李璟遣使求和,进献贡品,那财富之多,多出南地。叫其探探消息,说不得也有收获。”
  
  “总之不论是真是假,那赵佶大动干戈,我等不可轻视。”
  
  “要真让赵佶平白拿的宝藏,咱们这争夺天下,可要越来越麻烦!”
  
  孙二娘倒是一点不犹豫,当即应道:“官人放心,我这便去,那宝藏若是真有,我拼命也得拿来。”
  
  如此说罢,却听张青又与孙二娘交待几句,方金芝听了别无他说,连忙离去,免得叫人发现。
  
  只是前朝宝藏,这事可不得了!
  
  方金芝连夜就起信件,没等方腊来问,却已然书信而去。
  
  拿的方腊手中时候,也正好正好,看了那林冲的怪异举动。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