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宋好时光 / 第一三五章 不爱美酒爱胭脂

第一三五章 不爱美酒爱胭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没藏讹庞!
  
      这位而今冉冉上升的将星,后来权倾西夏的相国出现时,杨浩有意外。X23US.COM更新最快
  
      和想象坚毅冷峻,杀伐果断,沉重奸诈的形象完全不同。
  
      怎么说呢?
  
      形象儒雅,面带微笑,如果不是发型和一身皮裘,换上一身长衫,带上帽子,和东京的读书人怕是没多少差别。
  
      太意外了。
  
      杨浩觉得自己的设想与认知完全被颠覆了,史书不可尽信啊!
  
      或者说,人是会变的。
  
      当此之时,姑且只能这样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本恶不好说,但野心这东西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逐渐滋生增长的。
  
      如今的没藏讹庞只是个部族首领,初被重用的将领,妹妹虽然得了国主宠爱,但到底无名无分,身份尴尬。
  
      何况如今还被野利皇后逐出皇宫,到寺庙里出家了。
  
      没藏讹庞不像杨浩那般未卜先知,不可能预料到妹妹能怀孕生下王子。
  
      也不会想到西夏会出现太子弑父的变故,无法预料自己可以借助襁褓中的外甥,获得西夏的大权。
  
      所以而今的没藏讹庞没有,或者不敢有野心,还是个“乖宝宝”。
  
      往后随着形势,以及自身地位权力的变化,或许会有所不同吧!
  
      当然了,有可能,没藏讹庞是在伪装。
  
      大奸似大忠,朝堂之上,聚集着天下演技最好的一群人。
  
      一个太有能耐,有本事的人往往活不长,尤其是遇到李元昊这号生性多疑,脾气暴躁的“君主”。
  
      毕竟李元昊是一个会对生母,原配妻子,甚至连襁褓中亲生子下毒手的冷血残酷之人,西夏的臣子是正经的伴君如伴虎。
  
      野利荣旺、野利遇乞战功赫赫,还不是说杀就杀了,李元昊何曾眨一下眼睛?
  
      血淋淋的教训,殷鉴不远。
  
      没准啊,没藏讹庞有所触动,为了自保,这才故意低调,小心翼翼避祸。
  
      嗯!
  
      从后来情形看,没藏讹庞阴险狡诈,完全有可能这么做。
  
      杨浩满心好奇,心中不由冒出一个念头,不妨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当此之时,温文尔雅的没藏讹庞倒不是什么坏事,见面之后与韩琦客客气气交谈。
  
      远远听着,怎么还有之乎者也,难不成是在谈论学问吗?
  
      也不知韩相公对没藏讹庞是何看法?
  
      有没有意识到,面前之人是他未来最强劲的对手?
  
      交谈一阵之后,具体交割岁赐,杨浩与没移阿旺作为榷场使,双双在场,签字画押。
  
      没藏讹庞好奇地打量了一眼杨浩:“韩知州,那砖茶是这位宋使的主意?”
  
      “是!”
  
      “妙哉!”
  
      没藏讹庞笑道:“我们已经试过了,砖茶口味更好,牧人们更喜欢,往后岁赐就以砖茶为主吧!”
  
      听到这话,没移阿旺微微有点肉痛,他也知道砖茶更好,也方便运输。
  
      但如此一来,榷场交割就没什么利润可言,每块砖茶分量基本一致,无需过秤,直接数数即可。
  
      以往“踢斗”中饱私囊的机会彻底没有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没藏讹庞可能只是今岁奉命前来交割一次,故而看不上些许蝇头小利,但对于长期负责贸易的榷场使而言,情况完全不同。
  
      故而没移阿旺表情微微一沉,自然也高兴不到哪里去。
  
      没藏讹庞手握大军,又是奉命而来,自然得罪不起,尽管心里千万个不愿意,嘴上却不敢有丝毫怨言。
  
      杨浩见状,心知肚明,悄然凑到近前,低声道:“放心好了,一点茶叶而已,别处赚钱的机会多着呢!”
  
      “那就多谢杨县子了。”
  
      没移阿旺如今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宋国小子简直就是七窍玲珑的财神爷,跟他搞好关系,确实赚钱的机会不少。
  
      “不必客气。”
  
      杨浩淡淡一笑,向西夏倾销奢侈品是大宋既定的重要策略,与西夏榷场使,商贸部族搞好关系自然也就十分必要。
  
      适当分出些许利润,算是鱼饵和诱惑吧,当商贸和利益关系越发紧密,往后才能有所图谋。
  
      砖茶被接受,没藏讹庞欣然与庞籍签订了交割文书。
  
      与此同时,西夏人对梨花白酒水也饶有兴致,可见五百瓶赠礼发挥了作用。
  
      越是苦寒之地,烈酒就越是受欢迎,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哪怕价格昂贵,仍旧挡不住西夏人的喜爱。
  
      无论是没藏讹庞和没移阿旺都明里暗里在问,韩琦与杨浩自然欣然答允,而且给出了大批订单折扣优惠。
  
      杨怀仁不免咋舌,镇戎军梨花白的价格竟然只是东京的一半,说出去恐怕都没人相信。
  
      “三郎,你这样可亏损不少啊!”
  
      杨浩不以为然道:“没事,低价更容易抢占市场,形成用户习惯。”
  
      “呃……”
  
      杨怀仁一头雾水,市场…用户习惯……
  
      好新颖的词汇,似懂非懂,高深莫测的样子。
  
      难怪朝廷会派杨浩前来担任榷场使,虽年纪小,商贸之道他确实非同一般,能耐非常。
  
      杨浩对此只是淡淡一笑,这些在后世都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很多其实是与o2o企业学的。
  
      各种出行类,外卖类app,早期高额补贴,让人习以为常。到一定时期逐渐减少,甚至取消补贴,但人们的用户习惯已经成为习惯,甚至是依赖。
  
      前提补贴少的钱,后期都能全部赚回来。
  
      耐得起性子,经得起亏损,才能有后来的盈利。
  
      在西夏买就也是如此,东京城里都是针对达官贵人,王孙公子,都是高端客户,卖的贵些才够档次。
  
      但是西夏人,穷人富少。
  
      而且这是大宋的策略,要尽快形成大规模传播与依赖,价格自然不能高。
  
      至于亏损,那绝不可能。
  
      后世众多促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谓亏本甩大都是骗人的。
  
      商人,怎么会轻易亏本呢?
  
      梨花白的成本是多少,杨浩最为清楚,大规模销售到西夏之后,包装可以区别处理,瓷瓶改为酒囊,方便且低廉。
  
      当然了,送给没藏讹庞等人的,还是要有格调的瓷瓶才是。
  
      只是,出乎杨浩的预料,没藏大将军的兴致似乎并不在酒水,而在……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