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盛世:长安城下 / 完结了,谢谢大家199天的陪伴

完结了,谢谢大家199天的陪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可是我等到下午,都没看到假谢燮来。
  
  不是说等下就走吗?
  
  等下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下午吧——最多吃完午饭。
  
  也许是因为下雨了,走不了。
  
  我把帘子撩起来,蹲在门口看着外面;雨很小,基本上只能溅起豌豆粒儿大的水花。
  
  相对于暴雨,这场雨基本上算是毛毛雨了。
  
  门口的排水沟里已经蓄了大半的水,坠落的雨跌进去,意外的很好看。
  
  这才应该是春天的样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情不自禁念出了杜老师的诗。
  
  “这是在读诗?”
  
  我吓了一跳、直接一屁股拍地上了;我抬头正好看见撑着油纸伞、一脸错愕的刘翊。
  
  “我吓到你了?”
  
  “没。”我站起来,往后挪了一下,“佐翊兄。”
  
  他把油纸伞收起来,放在柱子旁。
  
  他撑得是一把浅黄色的油纸伞,上面还绘有图画;他刚刚收起来的时候,我看到是伞面一幅山水画。
  
  天朝制伞的历史很悠久,据说,最早的伞由公输般(鲁班)的妹妹发明。
  
  春秋末年,古代著名木工师傅公输般同学常在野外作业,遇上下雨天,总是会被淋个透心凉。
  
  他妹妹心疼自己哥哥,于是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
  
  她从蘑菇身上得到了灵感,于是照着的蘑菇的样子,造了一种可以用来遮挡雨的东西。
  
  但这个“大锅盖儿”,显然不方便拿;公输班同学每次出门都要带各种工具,肯定是没法儿扛着一个大锅盖儿的。
  
  必须得想办法变小点儿。
  
  她想把这个大锅盖儿折起来,但是,该怎么折起来呢?
  
  这时候她看到了蘑菇底下的那些条条——菌褶。
  
  “可以把整个面做成条状的,然后再撑开啊?”她想,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说干就干,经过反复实验,她发现,用木条撑起一个骨架、再往上面蒙上兽皮就可以了,收起来之后只是个“棍子”,很方便拿——“收拢如棍,张开如盖。”
  
  但是木条韧性太差,老是断,她又把目光投向韧性很好的竹子。
  
  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终于发明出了最早的雨伞。
  
  后来,东汉的蔡伦大叔发明纸以后,出现了纸伞。
  
  但是纸伞特别容易被水打透,机智的天朝人民又发明了布伞;但是布伞、水多了会“漏”。
  
  不过好在,没多久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
  
  文人雅士们喜欢“与众不同”,他们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刘翊的显然就是这一种。
  
  由于最早的油纸伞是由唐朝人发明的,所以又被称为“唐伞”。
  
  “刚刚读什么呢?”
  
  “没……”我吐吐舌头,“胡乱说了两句。”
  
  他轻笑,也不再追问。
  
  他走到我刚才蹲的位置东西蹲下,开口,我本来以为他要叫我,结果他却自顾自的唱了起来。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是《国风·邶风·击鼓》的第一章,这是我仅会背的几篇中最喜欢的一篇;大部分人会背这篇都是因为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也不例外。
  
  其实,这是一首典型的战争诗,是以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的口吻写的一首思乡之歌。
  
  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
  
  前三章是士兵自叙出征时的情景,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本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对战友说的,后世多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我走过去蹲下,听他唱《击鼓》。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很多士兵在停顿修整。一个士兵独自蹲着,偏头看向远方,眼睛里写满了忧愁。
  
  虽然早就知道诗经的每一篇都可以唱出来,但是我没想到,唱出来居然这么凄凉。
  
  听得我不仅想家还想哭。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到底哪儿才可以真正停下来呢?
  
  他看着远方,一脸迷茫。
  
  马跑进了森林里,他看到了,也不想理会。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旁边走过来一个人,看起来应该是他的好朋友。
  
  他的好朋友走过来是要告诉他,大军又要出发了。
  
  “我们还能回去吗?”他对他的好朋友说。
  
  好朋友苦笑,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他苦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他拍了下好朋友的手,紧接着握住了他好朋友的手,“那咱俩约定好,同生共死、永远不丢下彼此。”
  
  好朋友重重的点头,两人携手走回队伍里。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但是,他俩最终还是被编进了两个队伍,他看着好朋友离去,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眼前的景色换了好几换,似乎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
  
  他的腿受了伤,拄着拐杖正在一个看起来刚刚经历过战争、遍地遗骸的地方蹒跚。
  
  风扬起了黄沙,把那些还没来得及掩埋的残骸遮挡了些许。
  
  他走到一具遗骸旁边,跪了下去。
  
  风沙来回扫着那个人的脸,那是他的好朋友。
  
  说好两个人同生共死……
  
  可叹相距太遥远,没有缘分重相见。可叹分别太长久,无法坚定守誓言。
  
  他趴在好友的遗体上嚎啕大哭。
  
  刘翊也哭了,其实他不算哭、只是眼泪盈眶;他咧开嘴笑,用中指抹去眼泪。
  
  其实那些常年和亲人分别的人,都特别脆弱。
  
  我从袖子里拽出布帕,没形象地摸了把眼泪、擤了把鼻涕。
  
  “这还是我阿兄唱给我听的,可他一年前过世了……”刘翊说,他的声音有些哑,“也是这样一个雨天,他在和突厥对战的途中,被流箭击中,失血过多而亡。”
  
  “其实我特别讨厌雨天。”他说,“我觉得天帝也不喜欢雨天吧,不然他为什么会伤心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