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谦卑地笑了笑:“论情报,景朔大人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过,这也正好说明,李恒一事中,景朔大人手中的证据,比我贴在皇榜上的更多更丰富。”
景朔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覆盖皇榜,可是一条灭九族的死罪。原本,胤帝刚登基的时候,考虑过纳你入后宫,只是找不到你和李恒。你们早就数次搬迁,远远逃出了我的眼线。”
我无所谓地耸耸肩,谁要去和你宫斗?吃饱了撑着吗?
景朔紧紧抓住我的目光,过了好一会,才说:“看来,李恒已经逃到天涯海角了。”
我叹了叹气:“真不巧,他有一次上山采药,失足坠崖了,我没能找到尸骸。景朔大人有兴致的话,可以帮我找找。”
景朔问:“那是在何处山里失足呢?”
我笑出声:“景朔大人自己找啊!”
景朔知道被我戏弄了,也不恼火,问:“李循你将陈年旧事翻出来公告天下,你想要什么?”
我抱紧了我的剑:“给你们再上一课。好好发抚恤金给李恒的旧部吧。”
景朔拒绝了:“我是刑部尚书,不是兵部尚书。”
“景朔大人还是这么谦虚。我既然能把人喊到刑部领抚恤金,自然有我的道理。在皇上眼里,一万个兵部尚书也比不上一个刑部尚书。你开口,抚恤金自然就来了。”
景朔摇摇头:“如果凭着你在皇榜上不明不白的只言片语,胤帝就要发抚恤金,置胤帝的威严于何地。”
我冷冷地说:“李恒一事,是真是假,你和华胤都非常清楚。你们手中的证据如果放出来,足够赐死杨家十次了。看你们想不想放出来罢了。”
景朔严肃地看着我:“李循,不要逼我动手。现在不是胤帝与杨家一拍两散的时候,杨家仍然把控着几个重要边关,如果在此时便以李恒之事相逼,杨家势必殊死抵抗,说不定要谋反。你为什么非要把杨家和胤帝逼到决战的地步?”
我:“景朔大人,你怕杨家谋反,那你怕不怕杨家谋反的时候你无兵可用?”
景朔眼神震动了:“说清楚点。”
我伸了伸懒腰:“如今告示我已经贴了,李恒旧部遗留的军属也来刑部讨公道了。他们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乡,都在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遭遇。他们背负败军之辱和亲人损失,失去了家中的壮丁和劳动力,如今真相大白,他们并非败军。怎么,你是想让所有人都看他们的悲惨下场,不再替华家天下卖命吗?杨家的旧部和杨烨可都在盯着你们呐!”
景朔怒气越来越重:“你何苦如此相逼!”
我哈哈大笑:“因为,我从来没跟你们同穿一条裤子。”我指着拖家带口偕老带幼来求抚恤金的军属,“看见了吗,我也是军属中的一员。”
我走近一步,与景朔并肩背向而站:“知道吗,你再怎么能耐,再怎么能一时煽动民心为你卖命,再怎么生杀予夺,你也无法永远欺骗他们。他们是有记忆的,如果替华家卖命,就是这种下场,那么华家就等着姓杨的连同边疆大军垂手取走皇位吧。说不定,他们会热烈欢迎边疆大军入城。要不,试一试?”
如果时间允许,我会跟他说一说我那个时代的童话寓言故事:狼来了。
“第一次,你能以谎言瞒过民众,能以武力镇压真相,但如果承诺的利益如果无法到手,就没有下一次驱使民众的机会了。怎么,难道华家的皇位难道就会面临一次攻击么?你信吗,景朔大人?”
他浑身绷得直直的,默不作声。如果解决此次的事,势必要和杨家撕破脸皮,等同于与杨家阵营宣战。如果不解决此事,民心背离,他是否能保证杨家不会在这期间发难篡位?
“景朔大人,你平时高高在上,民众默认你和胤帝会令他们的生活归于秩序和好转,那么他们都是你的工具,供养你们。如果,他们知道了你们只是为朝廷上那几个高官贵族的好日子,那你们还是天子吗?我看只是宫主,皇宫之主。那身龙袍也只是笑话。那么民众就可以是别人的工具。”
“景朔大人,我认为,杨家也已经知道皇榜上的事了。破镜难圆,即便你愿意放下这茬,杨家会不会相信你和胤帝愿意彻底放弃追究此事呢?”我又提醒他。
他身子震了震,目光深沉,仍在沉思。
“看来你也没空追究我蔑视皇榜的事了。不如赶紧回去,看如何部署应对杨家吧?”。
我扬长而去。李恒和李世明住在京郊东边,所以我选择向西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