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圆镜作伴寄深情
情意缠绵难分离,铜镜作伴慰孤寂。汉代郡吏小官秦嘉与妻徐淑相敬相爱,如胶似漆。他的生计当差远去京城,与妻又要长分久别,分离之情彻于心骨。为了告慰妻子,将“世所稀有,意甚爱之”的明镜等畄赠妻子,愿她见镜如见人,伴其渡过孤寂时光。一面元代四枝花镜铭文作了这样表白:
“月择团圆水择情,如将香阁伴闲身。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当如见故人。”
宋代带柄镜上的诗则有这样的抒情:
“团圆青鸾镜,莫将明月比。明月有时缺,此镜长如此。将镜比佳人,佳人隔千里。谁知团圆心,却与月相似。”
它通过月缺人离镜团圆这种景镜强烈的反差对比,睹物生情,咏出的是盼团圆,心急切,意纯真,心欲碎的感情。
汉镜铭文更多的是如人咏叹与丈夫聚合的欢乐,离别的痛苦。镜铭:“幸与居,相驩(欢)幸,毋相忘,莫远望。”它说出了妻子对夫妇聚欢离愁的心理感受。
铭镜诗词吐怨情
夫君官宦商族,漂泊在外,难保情不它移。汉镜铭文:
“洁清白而事居,怨阴欢之弇明。焕玄锡之流泽,志疏远而日望,慎糜美之穷皑,外承欢之可说(悦),慕窈窕于灵泉,愿永思而毋缺。”
闺中妇人充满了对丈夫在外寻欢作乐,情疏迹远的担心和忧虑,及对丈夫思情不绝的寄托。
宋镜独创词作镜铭。宋代菱形铜镜上有《满江红》词一首: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准。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
惊醉眼,朱成碧。随冷暖,分清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该词以比兴手法,说出男子“喜对杨花”可能见异思迁,情变心移,望他还能怀念旧情。
在一面辽代八角形铜镜铭有契丹文诗,大意如下:
“时不再来,命数由天。逝矣年华,红颜白发。超脱网尘,天相告人。”
诗中感叹时光短暂,天定人运,红颜逝去,悔之晚矣。现在只能靠天照应,离开尘世,逃脱苦难,充满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伤情绪。
破镜重圆续旧情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感人的美好爱情故事,“破镜重圆”为人们熟知。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与乐昌公主夫妻恩爱相敬。他预感社稷将倾,家破分离,对妻说,你美貌必为豪权所夺,为此我们破镜为二,各持之半,以后正月望日集市寻镜找人。陈国亡后,乐昌公主果然为越公杨素所得。徐德言躲过劫难,流至京城,望日访于市中。他发现一白发老耄高价出卖另一半破镜,上前将自留半镜与其结合,在镜上题诗一首: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镜诗悲泣不能食。杨素奇怪。问她。公主实言相告。杨素听后为其真情感动,遂还乐昌公主于徐。夫妻重聚归江南终老。
唐代破镜为二分埋夫妻墓室的葬俗开始流行。江西星子县王荆山有一座北宋夫妻合葬墓。夫人葬于元祐七年(1092),丈夫葬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两人阴阳分离十余年。葬时将一面线纹亚形铜镜一破为二分置男女墓室中,希望他们阴间“破镜重圆”续旧情。
虽然铜镜早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它表达的“人常团圆情相聚”的美好愿望,“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忠贞爱情,和“破镜重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坚定信念将永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