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桃花东晋之江左风流 / 第十五章 柳絮风起

第十五章 柳絮风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桓嗣仍在驿站养伤,桓冲带着桓玄、陶渊明等人拜访乌衣巷谢安府第。正巧这日谢安侄女谢道韫以及她的丈夫王凝之从会稽来京探亲。这谢道韫虽是女流之辈,其学问却不在当世名士之下,此间有关她的传闻当然最盛行的便是那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妹妹谢道辉正是桓冲三哥桓豁之子桓石民的夫人。谢道韫夫家当然也不得了,其公公便是大名士王右军王羲之,其丈夫王凝之的几个弟弟都负有盛名,其中又以王献之最为杰出。谢道韫嫁给王凝之已近三十年,两人虽有些志不同道不合,谢道韫也时而拿谢家儿郎数落王凝之,王凝之是个老好人,脾气好,虽说胸无大志,勉强持家倒也还行。不过夫妻二人的关系并不是只有埋怨,要知道当年可是谢道韫自己选择的王凝之,比王凝之优秀的男儿多了去了,或许正是王凝之憨厚的性格打动了谢道韫,这些事他人哪里知道。
  谢安见到桓玄,脸上满是笑容,虽说当年谢安在桓温帐下效力时桓玄尚未出生,不过两家后来也有走动,一晃多年过去了。谢安问桓玄:“灵宝可记得老夫?”桓玄道:“样子记不得了,但谢公的气度灵宝仍记得。”众人听了皆哈哈大笑,谢安接着说:“当年我称你父亲为大哥,你现在应该叫我叔父,不必如他人那般生疏。”桓玄点头。谢安指了指陶渊明,问桓冲:“这少年是?”桓冲回道:“他名叫陶渊明,字元亮,是我家玄儿新交的一个朋友。”谢安道:“听闻在会稽王的宴会上有个少年认出了顾长康先生的画,可是他?”陶渊明答道:“正是晚生。谢公大名,如雷贯耳,元亮今日有幸一睹谢公风采,实乃三生有幸。”谢安道:“虚名而已。我看这位小兄弟腹中有宝,只是眼下不是谈玄说易的时候,他日有机会可细说。”
  谢安引桓冲到书房议事,桓玄、陶渊明在客厅待不住便到花园去玩,正碰到谢道韫带着她的小孙子在花园中游玩。那谢道韫年近五十,却风韵犹存,桓玄、陶渊明上前问道:“您是王夫人谢氏吗?”谢道韫笑着回道:“我是,两位小公子不是谢家儿郎吧,看着面生。”桓玄答道:“我叫桓玄,小名灵宝,他叫陶渊明,字元亮。我们今日随我叔父桓冲来拜访谢安大人。”谢道韫哦了一声,细问道:“桓冲大人是你叔父?那你父亲是?”桓玄答道:“家父是桓温。不过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谢道韫叹了口气,道:“你是桓大司马的小儿子,那你家桓伟哥哥近来可好?”桓玄感到有些惊讶,五哥桓伟隐居宜都郡已有很多年,自己也极少见面,这王夫人竟然知道五哥的名字,便回道:“五哥一直在宜都,不问世事,我也没见过几次。这么一说,我倒有些想他了。对了,王夫人与我五哥是旧识?”谢道韫道:“算是吧,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跟他都是陶公子这般年纪,哎,一晃都快三十年了。”桓玄和陶渊明都对这其中的故事颇有兴趣,但又不好意思细问。只见谢道韫说道:“没想到他竟有这么个年轻的弟弟,你看我,都是当祖母的人了。”陶渊明笑道:“可王夫人看着很年轻,又名列江左十贤,真是世间少有。”谢道韫道:“什么十贤不十贤的,把我这个妇人列名其中,我可受不起。现在呀,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咯。”又接着道:“像这十贤中年纪最大的戴逵先生现在都快六十了,然而是我,我兄弟谢玄他们也四十了。我看呀,以后的文林,我谢家和王家的这些小辈怕是指望不上了。”陶渊明道:“怎么会呢,我看王谧王公子便已可称为名士,还有谢琰和谢瑍两位公子,我们在会稽王府都见过了。”谢道韫回道:“王谧和谢琰和我同辈,不是我这个当姐姐的说他们坏话,他们确实有一些才华,但远远称不上名士,你们可知道顾恺之是何等人,这才是名士,像我也不过是徒有其名罢了。谢瑍是我侄儿,年纪和桓公子一般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桓玄、陶渊明觉得王夫人说的很有道理,两人平时都有些自负,此时听王夫人一说,自然有些惭愧。谢道韫见二人似乎不太高兴,便又说道:“桓公子是桓大司马的儿子,我想你的志向不在文,而在武。眼下秦国意欲侵犯我晋土,要是桓公子再年长一轮,我晋国又何惧秦人呢?陶公子风流儒雅,岂是王谧、谢琰他们所能比的。下一次的晋国十公子榜,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入选的。”桓玄和陶渊明听王夫人这么一说,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末了,谢道韫又对桓玄说道:“他日见到你五哥,替我问个好。”
  桓冲和谢安在书房又谈了老半天,不仅说了朝堂之事,谢安还问了之前桓嗣遇刺一事。其实桓冲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谢安,两人平日里称兄道弟,暗中却又在较劲,毕竟桓谢两家乃是当世最鼎盛的门阀,关系错综复杂,但最重要的是依然自家的利益。谢安也担心桓冲怀疑自己,便暗示桓冲,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乃是氐秦的问题,多生枝节无益于事,晋国若想扛住苻坚的进犯,桓谢两家必须同心同德,荆扬联手方有退敌的可能。谢安知桓冲对北府军的情况非常敢兴趣,便邀请桓冲到京口视察,但桓冲哪里抽得出身,眼下桓嗣又受了伤。谢安便提议让桓玄到京口北府军军营,也趁此机会历练历练。桓冲担忧桓玄安危,谢安又说让他和谢琰、谢煥等人一起去,多派点护卫跟着便是。桓冲同意了。
  桓冲、桓玄等人回到驿馆,正碰到卞范之来禀报案情。桓冲便邀请卞范之留下吃饭,席间卞范之把案情大致说了一遍。卞范之根据桓嗣提供的线索,到望月楼查探了一番,仍不见鱼姬,便向人打听鱼姬住处,得知鱼姬平时若不在望月楼,便住在城外的无尤观。卞范之暗中派人到那观中,捉了鱼姬,现在正关押在丹阳尹管辖的大牢之中。桓冲示意先审问,务必让其招出同党,幕后之人。桓玄有意亲自参与审问,桓冲同意,并多派了些人手到丹阳尹的官府。
  江州来信,桓石秀病危,怕是不久于人世,桓冲心急,若桓石秀病故,定有不少人打江州刺史职位的主意,桓冲属意于桓嗣,桓嗣的伤倒不要紧,只是如果桓嗣到江州赴任,这京城和朝中的事谁来分担?桓冲诸子,除了长子桓嗣贤能之外,次子桓谦、三子桓修也还算有些才华,其余都是平庸之辈,现在桓谦任职吴国内史,桓修适简文帝司马昱之女武昌公主,两人现在都指望不上了。桓冲有意让桓伟来京,但其不问世事多年,不知其心意如何。桓玄知道了桓冲心思,便说自己愿意写信邀桓伟来京。
  过了会桓玄写好了信,拿给桓冲看,其大意是:吾兄伟,近日可好,吾从兄、汝从弟江州刺史桓石秀病危,叔父有意让桓嗣哥哥接任江州刺史之位,而京城之事便想托付于五哥。弟虽年幼,亦知五哥之志并不在山林,眼下氐秦意欲南下,五哥之才、五哥之志定有用武之地,望早日来京,弟桓玄拜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