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扶秦 / 第250章 信件

第250章 信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秒★小△说§网..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蒙恬离开睿成县之后,果真留下了五百的亲兵,扶苏在睿成县又呆了几天,睿成县的县丞、县尉、主吏掾他见了一遍,四个乡的三老他也都一一接见,甚至不入流的有秩、啬夫、游徼他也见了几个。
  
  睿成县的大商户也都知道了拥有博望工坊的秦国公子扶苏,如今就在睿成县中,让不少人心动不已,扶苏可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公子,不以工商为贱,更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这要是能搭上线,那可就了不得了。
  
  所有该见不该见的人扶苏都见完了,本来可以离开的扶苏却因为蒙恬留下的五百亲兵不能轻离睿成县,只好继续留在兴远客栈中。
  
  扶苏在睿成县无事可做,只好传令身在东垣的魏通,将手底下的郎中分出一部分,来睿成县开展户口统计。
  
  “公子,宋风先生来信。”扶苏等候的郎中还没有赶过来,身在邯郸传教的宋风却传来了消息。
  
  “拿来我看。”扶苏伸手接过孟安拿在手中的书信,翻开阅读。
  
  “臣宋风再拜言:臣在武安数月,兢兢业业,然收效甚微,其中详细,彭公当已言明……”
  
  扶苏迅速的略过了宋风讲困难,摆功绩的套话,找到了宋风这封信的真意,加在一起,就两句话。
  
  “《盘古经》经文空乏,初闻或觉新鲜,不过难以持久,请公子早日使人润色。”
  
  “赵人多仇大王,大王为盘古使者之言,可否暂时不提?”
  
  一是《盘古经》不够吸引人,引不起信徒的兴趣。二是赵人对秦国很是抵触,是不是暂时不宣传嬴政的“天使”头衔。
  
  虽然只有两个问题,扶苏还是看到了宋风的用心,都是在为吸引、增加信徒着想。
  
  第一个问题扶苏本来早有打算,只是因为向嬴政推荐博士而打断了,他属意的人选就是董迁,可惜还没等扶苏跟董迁说这事,董迁就被张苍给推荐了,成了博士的候选人。
  
  第二个问题,扶苏是不会妥协的,这是扶苏故意设置的内容,目的是为了防着有一天传教活动进了嬴政的目光中,引起嬴政的不快,希望嬴政能看在盘古教宣传统一和嬴政的名声上,放过盘古教一马。
  
  不过宋风如此勤勉,倒是需要扶苏勉励一番,扶苏提笔开始给宋风些回信。
  
  扶苏将给宋风的信写完,琢磨了一番,又开始给张苍、郦食其、张火几人写信,写完之后,扶苏专门请庞谷去了一趟邯郸,一来是将给几人的信件,送到邯郸商铺,另外,也让庞谷催促邯郸商铺早日派遣商队到达睿成县,开辟睿成县和邯郸之间的商路。
  
  三天之后,宋风看着风尘仆仆的庞谷,有些不敢相信。宋风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扶苏的回信,他知道如今赵地只有邯郸开了商铺,邯郸与睿成县的交流,只能通过不定期的商队往来,即使碰巧遇到商队前往睿成县,商队返回邯郸则不知道要过了多久之后。
  
  宋风误会了庞谷只是给他回信,心中对扶苏的重视感念不已,当着庞谷的面就将信件拆开。
  
  “宋风,你很不错。”宋风看着扶苏用大白话写就的信件,开心不已,这大白话让人听了果然舒心,不由得抬头看向庞谷,让庞谷一阵莫名其妙。
  
  “信我已经送到了,告辞。”庞谷对着宋风拱手告辞。
  
  “公子不要回信吗?”宋风问道。
  
  “公子吩咐,你还是通过商铺给公子传信。”庞谷回答一声,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私塾的主意不错,我已经开始调集人手,过一两个月就有消息,等私塾建立,诸位可以先来睿成县,修整一二,还请转告各位先生,静心等候。”
  
  这句话让宋风心中一喜,从思贤苑出来有几个月来,仍旧被侍卫贴身看管,而且吃喝住用都跟在思贤苑差远了。虽然被关在思贤苑中时,总觉得没有自由,再住下去,随时都有发疯的可能,可是出了思贤苑,才明白,既然已经被扶苏给盯上,这辈子的自由是别想了,在思贤苑中虽然拘束,但是吃喝不愁,现在倒好,自由没有找到,条件更是一落千丈,何苦求着非要出思贤苑啊。要知道是这种情况,还不如就窝在思贤苑中。
  
  “《盘古经》润色之事,也等诸位先生来到睿成县之后,集众人之长,再做打算。”
  
  “大王为天使之事,万万不可省减,此事关系我与诸位先生的身家性命,一定要谨记在心。”这句话让宋风心中一跳,又想起当日自己在扶苏面前装神弄鬼的糗事,这方面自己不知跟扶苏有多大差距,自己竟然还打扶苏的主意,真是不知死活了。
  
  “传教是苦差事,你不仅做事情,还想事情,比其他人都要有头脑,将来名垂史册,必定有你。”
  
  “什么?”扶苏有些不敢置信,问道:“嬴高和嬴虔都去了军中?”
  
  “公子何故如此大惊小怪?”不解。
  
  “我是长子尚且没有从军,嬴高和嬴虔怎么就从军了?这……”
  
  “公子怕是有所误会了吧,如果大王让公子去军中,那对公子才是祸事。自古以来太子皆不出都城,不做军中事务的。”解释
  
  听了解释,扶苏心有所动,回想了一下秦国的历史,确实少有参与军队事务的公子做了太子的,孝公的兄长掌握军队,结果王位却传给了年仅二十一岁的孝公。但这种事情并不是绝对的,扶苏的祖父常年生活在赵国,不还是做了太子,继承王位了。
  
  可是想毛爷爷所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扶苏还是不淡定。而且旧时空中扶苏深受嬴政喜爱,是做了蒙恬的监军的,都说胡亥继位是李斯和赵高矫召,难道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扶苏受嬴政喜爱只是早年间,后来在扶苏参与到军队中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不可能做太子了,胡亥继位本就是嬴政的意思?
  
  扶苏就问道:“我曾经前往颍川和恒山,早就出了都城……”
  
  “那时公子年少,而且户口统计本就发端与公子,公子前往主持,也是应有之义。何况公子也知道,去往颍川,是大王打墨者的主意。”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