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首先这是一章是完本章节。超级太子的故事,肯定会不就这样轻易结束的,只是换了一个外壳,换到宋朝成为了高衙内,他睿智聪明,全凭着所所学的知识技术,改变历史。大家看我新书也有同样精彩的故事,何乐不为?
至于为何我这么痴情于历史,是因为曾经我高考时,历史考了一个很低的分,110.当时我们班的平均分就是110.这导致我和985擦肩而过。所以,后来我喜欢上了看历史书……不,这不是原因,主要是随便翻书,看课外书的时候,看到了很多让我有共鸣的书。好多像回到明朝当王爷,太让我着迷了,于是我写了一堆回明朝的书。
希望,通过自己的本事,改变历史。弥补遗憾,而明末我不久前还以为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的,那就是为何会让清给攻陷了。为何有李自成这种……坏人。于是我开始写了超级大明纨绔太子。
当然,后来,我发现有很多问题,不是能用幻想解决的,历史尤其是要尊重史实,这需要简单解释一下,明灭亡是复杂的,政治方面比如明政策有太多大户,地主等等太过于土地兼并,这样让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封建国家灭亡的普通原理,国家没钱了,说话力量弱了,就被人推翻了,所谓成王败寇,等人家把你推翻了怎么说都行说你皇帝昏庸你就是皇帝昏庸,比如隋炀帝,实际上隋炀帝要不是攻高丽还能多挺几年。
后来唐取代了隋。
而我还发现的是明灭亡还有极特殊的一个原因,竟然是通货紧缩。
越说这就越发现实了,这样,开始就被读者抛弃了,因为就像这样,一件东西上面有连环债,我要是都倒腾清了,读者开始不爱看了。
在幻想和现实之间,这是有一个界限的,因此才有这么多好看的小说,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阅历的累积,作者发现更想写点实在的东西,对历史不要再过度戏说,就比方这个超级太子。
之所以这本书吸引人看,就是它里面精彩的内容,是让人高兴的,比如说打败清兵,战胜农民起义军的故事,但是后来作者针对明朝历史,专门做了一个研究,发现幻想救不了当时的明朝。
纯幻想的书,尤其是以厚重思考本质追求的书,作者越来越发现,踏实下心好好的研究历史,其实更能乐在其中,而太多人只喜欢故事不喜欢历史了,这是一个不好的趋向。
对这,作为一个作者,我是这么看的,首先,现代文化的风向就是整体浮躁的趋势,电子阅读尤其让人专心不下来,尤其是当对面的是复杂的学术问题的时候,读者会更偏向选择轻松幽默,无厘头的。
有人会反驳,你又算什么,你这么容易就把自己否定了吗?
固然不是这样,但我需要选择一个方面,对于整个社会阅读风向的问题,作者影响力真是有限,但至于我还可以通过自己写一些实际、现实、甚至是古老风格的旧东西,努力吸引回我浮躁的读者。
当然,最主要是作者从前浮躁了,对不起,这本书的创意需要暂时搁置一下,本心来说这本书尽管写的创意太浮躁,但也是一个纨绔种田文的第一本书的尝试。属于一个半成品吧。
实话,我真是很喜欢明朝的历史,大家也可能看得出来,明朝这个时期,后半个一百年,经历了一场白银大流入的变化,这件事情,是脱离在绝大多数历史同类作品的,实际上作者本行学的是经济学,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大量白银涌入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这也是明朝解体的根本原因——经济原因。
这是历史知识。
在所有写历史小说里,作者可以说算是少见的专业研究明末经济的半个行家了。其实多数朋友看明末历史小说也不太想看真正的历史——也许不绝对,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明末白银大量流入,强烈的影响了当时的社会。
所说李自成,张献忠抢走的白银,都被后人发现,大量出土,数量极为惊人。
实际上近代甲午战争后,清被迫向日本赔偿了2亿两白银,八国联军攻北京,又向世界各国赔偿近10亿白银,这其实摧毁的是当时的货币制度。但即使这样,中国当时还有特别多的白银,现大洋,袁大头都是银的,银元。
当我们只考虑历史表面的结果时,割地赔款的清就成了我们唾弃的目标,但我们除了骂,还要做什么?做的只有珍惜现在,努力学习工作,要让祖国更富强,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但是想过没有,历史上,落后的原因?
读史不仅长学问,更能平衡自己的心态境界,不做无所谓的骂古代某人,而是要让我们自己先自强起来,增强各种学科的兴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