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明末洪英传 / 第96章 深夜来客

第96章 深夜来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夜暮时分,京城大街褪去喧嚣,空留些许冷寂。
  殷复声踏着暮色,抱着圣旨,心中不免自嘲。
  想他是多么瞧不起言官来着,如今自己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殷复声还未在吏部登记报到,所以暂时仍然住在驿馆。
  来到驿馆,简单收拾洗漱之后,殷复声摆下笔墨,准备给家中写信,报个平安。
  另外,他立功归来,殷得中的官司,相信也是可以讨个豁免的。
  殷复声信刚写到一半,驿馆的人给他送来一封家信。说是年前,他离京启程去广宁不久,就收到了这封信。
  殷复声诧异地打开一看,登时眉头蹙起,泄了气。
  原来,信中说,殷复声走后不久,范家来人催了几次,丁魁楚也趁殷复声不在,连忽悠带威胁的。
  轮番折腾下来,唬的许氏不敢再等,背着一家人,和范家合了八字,还收了聘礼。
  聘礼一收,这就算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想你一个小户人家,还敢平白退范家的聘礼?跟山0西头号巨商出尔反尔,耍着人玩儿?那真是找不自在呢。
  就这样,殷梦珠好端端一个妙龄少女,生生被亲娘卖进了火坑。
  迎亲当日,珠儿是眼泪流干,肝肠痛断,生无可恋地被绑上了花轿。
  殷家老小皆黯然神伤,脸色没有一丝喜悦。只有许氏一个人笑得跟朵花似的。
  撮合了这门亲事,儿子能回来不说,女儿还嫁入了豪门,这真是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分呢。
  “珠儿啊,娘知道你怪娘狠心。可是,等你日后在范家吃香的喝辣的,就知道娘的好啦!”……
  殷复声恨恨地将书信拍在案上。
  “珠儿……”
  这时,“当当”门响,随后,门缝中传来驿丞的声音,“殷给事,有几位大人,说要见您。”
  几位大人?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殷复声稍一迟疑,便上去开门。
  房门一开,驿馆驿丞点点头,便退了下去。
  门外站了三个五六十岁,身着常服的老头子。
  殷复声打量,一个都不认识。
  “呃,三位是……?”
  仨老头儿讪讪而笑,显得有点儿尴尬。随后,一人开口道:“呃,殷大人屡立大功,如今得陛下钦封为给事,我等特意前来道贺的。”
  “喔?”
  “是啊,是啊,我等特来道贺。”
  特来道贺?
  如此单纯?
  不能吧……?
  殷复声狐疑地端详三人。
  “殷给事擂台大败朝鲜武士,如今又于广宁战败建虏,这两件哪一件不算奇功。此番被召回京,还封为给事,日后定然会受到陛下重用的。”其中一个老头儿显得格外欢喜。
  殷复声心下揣测三人此来用意,当然,也要言语客气,“呃,多谢三位大人。只不过,广宁大捷之功,学生万不能独揽。其中,经略熊大人,巡抚王大人,还有广宁上上下下的将士们,皆在广宁一役中拼尽全力,居功至伟。”
  “没想到,殷给事年纪轻轻,却如此高风亮节,这叫我们这些做了十几年,几十年的朝廷老臣,是自愧不如也。”另一老头儿道。
  “不敢不敢……”
  “诶,说到熊经略,那也堪称奇才。文韬武略样样皆精……”
  说到这儿,老头儿话锋一转,“对了,听闻此次,熊经略亲自上书举荐过殷给事,可当真有此事?”
  殷复声迟疑一阵,“呃,蒙经略错爱,是有这么回事。”
  闻言,仨老头儿似乎甚为吃惊,相互看了看。
  “哎呀呀,不得了啊。能让这位经略赏识之人,还真是世间少有。看来,殷给事当真是有实才。”
  “对对对……”另一老头儿迎合着。
  殷复声微弯着嘴角,打量三人。
  其中二人一唱一和地拍马屁,另一个则显得有些不太自在,微沉着脸,自来了也没说一句话。
  见殷复声眼神异样,老头儿接着道:“我等无礼,竟忘了与殷给事介绍。”
  说着一拱手,“在下吴亮嗣,官拜太常寺少卿。这位……”一指方才与他唱双簧的,“是黄彦士,黄学士。年初刚回京,在翰林院是侍讲学士。”
  然后,吴亮嗣很正式地介绍另一位,一直没开口的老头儿,“这位是官应震,原任太常寺少卿,现已辞归。之前陛下屡召官老入朝,皆不入。这次听闻朝廷中出了殷给事如此贤能,这才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一见。”
  我有这么大魅力?
  殷复声自嘲。
  “我们三人与熊经略乃是同乡,他举荐之人,我们当然信服。”
  “呃,呵呵呵呵……”
  殷复声这才恍然,竟是深夜前来,拉拢与我。
  “原来如此。”
  随即挥臂,向屋内做了个“请”的动作,“三位大人,屋内请。”
  仨老头儿看殷复声突然间变得热情,心里也是十分喜悦,相互看了看,便先后进了屋。
  落座之后,四人不语,场面有些尴尬。
  吴亮嗣眼珠转动,随即打破僵局,笑道:“我等听闻,令堂也是咱们湖广人?”
  这种事上哪儿听闻去?看来是早做过调查。
  殷复声点点头。
  心说,这层窗户纸还得我来捅。
  “是啊,家母原籍湖广武陵。”
  吴亮嗣和黄彦士很是兴奋,“是吗!离我们家乡很近嘛。哈哈哈……”
  殷复声淡然一笑道:“不仅如此啊。下官有一位启蒙恩师,不但对我传道授业解惑,下官自小还与恩师同吃同住,恩师与我情同父子。而下官这位启蒙恩师,也是湖广人。”
  闻言,三人又喜又惊,“当真?”
  “千真万确。”殷复声故作深沉。
  吴亮嗣激动道:“如此说来,殷给事还是我们半个湖广老乡呢!哈哈哈哈……”
  “是啊,是啊。真是意外呀。”黄彦士道。
  官应震到没说话,只是一双布满皱纹的脸上,显出几分喜色,目光炯炯地看着殷复声。
  殷复声笑道:“既然三位大人与下官算是半个同乡,念在同乡情谊的份上,三位大人可否就此言明来意呀?”
  殷复声如此突如其来的一问,令三个老头儿措不及防,脸上一瘫,竟将到嘴边儿的话,又囫囵咽了下去。
  这拉拢之词,将如何明言呢?
  ……
  (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