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谋图三国 / 68 中兴基石

68 中兴基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堂之中,所有韩氏族人都满脸的疑惑之色。
  “将军是说中平候乃是淮阴侯之后?”本来已经安歇的韩庚韩老爷子,此时微颤着手中的拐杖,满脸震惊的问道。
  “正是,而今陛下把公主许配给侯爷,不日即将完婚,所以末将奉侯爷之命前来请各位前赴京师。”赵云拱了拱手沉声道。
  韩磊上前用手扶住了有些哆嗦的老爷子,抓在老爷子手臂上的右手紧了紧。老爷子回过神来,悲呼道:“天见可怜啊,淮阴侯竟然还有嫡系后人遗留世间。”接着转头朝韩磊道:“伯言啊,此事定然要重视,咱们绝对不能给中平候抹黑,眼下要把此事当做族中第一要事来办。”
  韩磊望着眼里神色激动的老父亲,心里也明白这次的机遇多么难得,躬身应道:“父亲大人放心,磊定然不会有负父亲所托。”
  韩庚点了点头,又朝赵云招呼道:“将军这一路来辛苦了。”说完又朝边上的管事吩咐道:“招待好这位将军及外面的将士们,今日天色已晚就早些安歇,明日开始韩府大摆宴席,连续七天,为这位将军接风洗尘,你早些去做准备。”
  赵云抱了抱拳,施礼后随着管事的下去安歇。
  而大堂上的众人却在瞬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显然众人还在消化着这刚得来的震撼消息。
  “伯言啊,明天。。不,今晚就开始,广发请帖,整个淮阴、甚至徐州,凡是有些脸面的都派人走一遭,我们淮阴韩氏翻身的日子到了。”过了片刻,韩庚满脸激动之色的朝韩磊说道。
  韩磊在老爷子的目光下点了点头,韩庚挥了挥手手,着族中的晚辈散去,然后朝韩磊和老二韩啸道:“你两随我来书房。”
  韩磊两兄弟跟随这老爷子来到书房,韩庚见两门把门关好后,示意两人坐下。
  望着在烛火下老父亲仿似荣光焕发,脸上的每条皱纹都似散发着喜意。
  “父亲,这中平候果真是。。。。”
  韩庚瞪了眼说话的韩啸,打断道:“堂堂的中平候,难道还会拿咱们淮阴韩氏做幌子,有这个必要吗?退一万步讲,这些重要吗?”
  韩啸还欲再讲,韩磊咳了声道:“父亲说的没错,我淮阴韩氏现在又非是豪门望族,中平候能看上咱们什么?眼下中平候圣眷正隆,眼下又正值大婚将近,正是我等该出力之时,眼下的中平候于淮阴韩氏,不亚于房之栋梁,屋之脊椎。若是相处得宜,从今往后,淮阴韩氏何须再看他人眼色。恢复昔日的荣光也不再是遥不可及啊!”
  韩庚老怀大慰的摸了摸额下的白须,对长子韩磊,他是相当满意,韩庚膝下有四子,而旁系的就多了,光是亲兄弟就四人,堂兄弟等加起来怕是不下二十来人,整个家族多达三千余人,这些子弟遍布淮阴甚至徐州,虽然大多数都混迹在中下层,真正的高层没几个,但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眼下最有出息的就是老三韩宇,如今在徐州刺史陶谦府上任治中从事,这也与家族一直大力的扶持有关。
  “尽快通知孝儒,至于徐州的望族就由老三去拜访吧。”韩庚想了想后安排道。
  孝儒就是韩宇的字,说完后又看了眼站立一侧的韩啸道:“从今往后,你心里的那个想法要烂在肚子里。中平候以后就是咱淮阴韩氏中兴的基石!”
  。。。。。。
  何进自从与刘宏深谈了一次之后,一直以来都表现的很低调。甚至在朝堂上也是只带耳朵没带嘴巴。
  至于陛下到底和大将军谈了些什么,众人无法得知。
  此次徐晃接任上军校尉,何进是依旧没任何表示,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而作为西园八校之一的曹操,此时确是有些郁闷,上次的南阳之战自己虽然立了功,把曾经封给袁绍的虎贲中郎将给加到了自己头上,但这些都是虚职,那有这上军校尉实在。这韩诩不地道啊,自己怎么说也曾经和他站在同一阵线,这上军校尉的提议怎么就落在了一个外人的头上。
  莫说曹操,就是其他一些校尉显然也是有些不岔。毕竟他们都从来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至于韩诩,那是个例外。没人会去主动和他比较。
  徐晃自然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过这些都正常,徐晃也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想起临别是中平候交代自己的事情,徐晃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对于宫中的一些秘闻,徐晃也隐隐约约知道些。
  自己即是陛下册封上军校尉,自是一切以陛下的意志为主,这些事就是中平候不另做交代,徐晃也是分的出轻重。扫了眼帐中的众人。
  “某姓徐、名晃,字公明。蒙陛下不弃,自今日起,某就是这西园的上军校尉,以后大家共事,若是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多多包涵。”
  见众人闻言无动于衷,只有曹操朝自己拱了拱手,徐晃目无表情的接着道:“平时大家怎么样某是不会理会,但若是有人故意延误军机,那到时就别怪军法无情。”
  说完后,徐晃朝曹操微微点了下头,就反身出了大帐。遥遥听到帐中诸人的嗤笑和抱怨声,徐晃眼神一冷,额头上那青色的印记愈发的显眼。从亲兵手中接过开山斧和坐骑的缰绳,打马而去。
  曹操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众人,摇了摇头也转身除了大帐。看着远处化身为一个黑点的一人一骑,曹操愣了会神,也上马往自己府上而去。
  许攸自从离开袁绍以后,一直就呆在曹操府上,两人不时倾谈天下大势,相互间只觉相见恨晚。
  对于许攸的才识见解,曹操掀喜不已,而曹操的心胸和决断也让许攸大为赞叹。两人可谓是英雄惜英雄。
  见曹操阴沉着脸回府,许攸心里想道:“平时孟德喜怒都不行于色,今次莫非遇上什么大麻烦啦。”当下咳了声问道:“孟德可是遇上什么麻烦了?”
  曹操摇了摇头道:“也算不的什么麻烦,是让一群乌合之众给气的。”当下把今日所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许攸听完曹操的话笑了笑道:“还真是一群乌合之众。”然后想了想道:“这上军校尉让这徐晃来当,应该是韩诩的意思吧,此人倒是心思慎密。”
  “子远何出此言?”
  “此时京中局势不用我说,孟德应该也清楚。各方势力牵制在一起,牵一而动全身,因此这上军校尉之职就尤其重要。若是落在士族或外戚手上,你说会引发什么后果?”
  曹操闻言心中一动,点了点头。此事确实也怪不得韩诩,自己在京中时日已久,就算韩诩提议让自己当这上军校尉,只怕陛下也未必放心,倒是这徐晃毫无根基,又是从地方上入宫不久,势必紧紧的跟着陛下的步伐。如此来说,倒也怪不得那韩诩。
  想到这里,曹操的心中稍稍好受了点。许攸见曹操脸色转缓,嘴角微微一扬,对于曹操的心思,许攸可以说是了如执掌。
  “孟德对韩诩此人怎么看?”
  曹操愣了下,然后开口道:“此人年纪虽轻,却才智高绝,善谋尚断,于兵法韬略更是尤为出众。只是其人有些贪财,未免让人可惜。”说完曹操还摇了摇头,为韩诩叹息。
  许攸闻言不置可否,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口,接着又道:“孟德说的不错,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最主要的是此子心机深沉,谋定而后动。孟德可还记得当初大将军带兵入宫一事?”
  曹操只是记得,此事在洛阳掀起了掀然大波,如何不记得。当下点了点头。
  “其实此事就是此子一手谋划的,孟德可信?”
  “什么!!”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