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582章 杯酒释权

第582章 杯酒释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p
  
      “这……这便是长安?”
  
      长安城下,两个男子正对着宏伟新城怔怔出神。
  
      当先一人面容刚毅,步伐沉稳有力,年约四十有余,正是洛阳守将辛恭靖。
  
      另一人面容消瘦,眼角略带阴冷之意,乃其副将夏侯宗之。
  
      当初,辛恭靖两人接到雍王邀请,特意赶来参加参加新城庆典。
  
      辛恭靖、夏侯宗之从洛阳出发,向西过潼关,历时数日终抵长安。
  
      刚到长安,两人就被新城规模之宏大给震惊了。
  
      再加上这一路所见所闻,让辛恭靖、夏侯宗之对河西实力有了更清晰认知。
  
      毫不客气地说,这一路走来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震惊当中。
  
      原本关中被收复还不到一年,但各地正在发生着惊人变化。
  
      随着均田制推行,曾经因为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再次重新焕发生机。
  
      各地民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而最让辛恭靖感到震惊的是遍及各地的学堂。
  
      在河西,上至世家豪族和权贵,下至平民百姓,所有年轻人都有机会进入学堂接受教育。
  
      普及教育与推行科举制,让普通百姓有了跟豪门权贵子弟一较高下的机会。
  
      哪怕这个机会并不十分公平,但也比魏晋以来完全阻断了寒门上升的九品中正制强。
  
      而今在河西乡间、州郡,世家豪族影响力在急速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各级官府。
  
      也因此使河西对基层的掌控力度远超前朝,从而迸发出强大实力。
  
      除此之外,进入关中之后,辛恭靖还发现各类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机械。
  
      正当辛恭靖、夏侯宗之神思不属时,忽然前面涌上一群人。
  
      夏侯宗之指着来人叫道:“将军,快看!有人来接我们啦。”
  
      辛恭靖举目一瞧,果见一风度翩翩的中年人正迎面走来。
  
      两人不敢怠慢,急忙下马迎了上去。
  
      宋繇走到辛恭靖、夏侯宗之两人面前,笑着拱手道:“在下宋繇,欢迎两位将军到长安做客!”
  
      得知眼前此人乃河西文臣之首宋繇,登时把夏侯宗之、辛恭靖吓了一跳。
  
      如今随着雍王威名传遍天下,四位辅佐其成就霸业的幕僚也随之名震四方。
  
      崔浩、王镇恶皆出身名门,背后都站了一位名重一时的父祖辈。
  
      而刘穆之虽然出身寒门,却因雍王三顾茅庐,从而名传天下。
  
      唯有宋繇,似乎并未有什么让人值得记住的大事。
  
      比出身家世,他不如崔浩、王镇恶;比经历传奇,他又赶不上刘穆之。
  
      可无论如何,谁也不敢小觑这位打雍王微末时便追随左右的幕僚、心腹。
  
      “哎呀,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宋仆射!在下惭愧,何敢劳烦仆射亲迎。”
  
      “哈哈哈,欢迎两位将军,繇恭候多时啦。”
  
      “走吧!两位将军先随在下入城休息,晚上还得参加庆典宴席。”
  
      “敢问两位将军,不知这一路走来,对河西有何感触?”宋繇边走边问。
  
      辛恭靖无奈地苦笑道:“说实话,进入关中,本将真是大开眼界!”
  
      “哈哈哈……”
  
      笑罢,见辛恭靖两人诚惶诚恐,宋繇也不以为然,热情地挽起两人胳膊。
  
      ……
  
      此时,卫朔已经得知辛恭靖、夏侯宗之抵达长安。
  
      不提夏侯宗之,他对辛恭靖保持足够尊敬。
  
      辛恭靖,原是陇西狄道人,年轻时才干、气量远超他人。
  
      历史上,他任河南太守期间,赶上姚兴举兵侵犯中原。
  
      辛恭靖带兵坚守洛阳一百多天,最终因为没有援兵而被攻陷。
  
      战后,他被押送到长安,姚兴有意招降辛恭靖,却被其严词拒绝。
  
      姚兴大怒,把辛恭靖囚禁在牢房中。
  
      如此过了三年,辛恭靖瞅准机会,骗过守卫,成功逃回江东。
  
      对于这样有气节,又有本事的人,卫朔一向敬重有加。
  
      “主公,您打算怎么安置辛恭靖、夏侯宗之?”崔浩问道。
  
      卫朔笑着回道:“今晚不是将举行宴会?你说孤来个杯酒释权如何?”
  
      “杯酒释权?”崔浩笑道:“殿下此计高明,若能成功,将不动刀兵拿下中原。”
  
      卫朔脸上露出浓浓笑容道,“为了保证杯酒释权成功,孤可是没少费心思。”
  
      “不光让郑家在中原闹腾,还故意让辛恭靖看到河西强大之处。”
  
      ……
  
      当天晚上,河西为长安新城竣工,举行了盛大宴席。
  
      大批宾客与河西文武沿着朱雀大街,正陆陆续续向大明宫走来。
  
      过了宫门,只见御道两侧站满侍卫,他们各个盔甲鲜亮、肃然而立,好不壮观。
  
      辛恭靖、夏侯宗之夹在人群当中,也向着大明宫缓缓走来。
  
      来到长安后,两人不仅没有被冷遇,反而受到河西上下热情招待。
  
      可不知为何,辛恭靖心中总是一阵心惊肉跳,总觉得此次宴席上将有大事发生。
  
      将至大殿时,夏侯宗之扫了辛恭靖一眼,撇嘴道:“俗话说:筵无好筵!也不知今天将发生些什么。”
  
      辛恭靖眉眼微挑,叹息道:“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顺其自然吧。”
  
      太极殿占地极大,哪怕殿内摆了上百张桌子,依然显得非常宽敞。
  
      华灯初上,众人互相寒暄几句,纷纷向各自座位分列而坐。
  
      辛恭靖与夏侯宗之坐在中间,面前案几上摆了各色佳肴,但两人心思显然不在吃食上。
  
      “雍王驾到!”
  
      一阵宏亮吼声过后,只见年轻的雍王身穿蟒袍,施施然走到正中位置上站定。
  
      面上挂着丝丝浅笑,或许是长时间居于上位,卫朔身上自有一番威严。
  
      “参见雍王。”众人起身施礼。
  
      “众卿免礼。”
  
      众人重新入席,卫朔遂笑着招呼辛恭靖、夏侯宗之,“此次宴席既为庆贺新城竣工,也是犒劳两位将军。”
  
      “还请两位莫要拘束,只管放开吃喝玩耍。”
  
      “谢殿下。”辛恭靖、夏侯宗之起身相谢。
  
      接下来宫女们在殿内来往穿梭,将一道道美食摆在众人案几上。
  
      卫朔余光不断在辛恭靖两人身上扫过,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他没有急着提及削权之事,而是先招呼众人吃喝。
  
      “诸位,酒菜已上齐,大家不要客气,尽情享用。”
  
      “两位将军不远千里而来,来!孤敬你们一杯。“
  
      说罢,卫朔举起了酒杯。
  
      见状,辛恭靖、夏侯宗之忙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接下来,卫朔依然未提任何有关削权之事,倒是与两人谈起了逸闻趣事。
  
      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席气氛渐至高潮,卫朔这才切入正题。
  
      “两位将军皆是国家勋旧、朝廷柱石,到现在仍在为国事操劳,真让孤心下难安。”
  
      原本辛恭靖已喝得头昏脑涨,结果一听这话,登时打了个激灵。
  
      他在第一时间就听明白了雍王这番言外之意。
  
      辛恭靖心下明白,这个时候他若再装聋作哑的话,恐怕好日子将走到尽头了。
  
      辛恭靖不是没想过反抗,但自从中原世家背叛后,他就不再做此念想。
  
      等在关中游历一番后,辛恭靖愈发提不起反抗念头。
  
      虽然这个时候辛恭靖已喝得脸色通红,但其实心中并不糊涂。
  
      这次雍王借着庆典名义将他请到长安,显然已准备向中原下手。
  
      如果他一意孤行,触了雍王霉头,此宴过后恐难逃河西毒手。
  
      既然已无力反抗,辛恭靖干脆地决定交出手中权力,以保存己身。
  
      只见辛恭靖越众而出,叩首奏请道:“本将素无勋劳,却深荷国恩。”
  
      “现年事已高,请殿下准我致仕归乡,怡养天年。”
  
      夏侯宗之显然没有辛恭靖聪明,他还没有省悟过来,正面色阴晴不定地举着酒杯,似乎不愿放弃手中权力。
  
      眼看夏侯宗之如此不识趣,卫朔不由眉头一皱,虎着脸问:“怎么?夏侯将军有异议?”
  
      见雍王阴沉着脸向他望来,夏侯宗之顿时如芒在背,急忙俯身下拜,口中连称不敢。
  
      卫朔这才面色稍霁,举起案上酒杯一饮而尽,话锋一转,又安慰起两人。
  
      “两位放心,只要乖乖交出手中权力,孤可以保你们后半辈子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再说,即使尔等离开中原,也还可以去其他地方任职嘛。”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