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577章 南下姑孰

第577章 南下姑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p
  
      接到雍王旨意后,崔宏当即从宛城南下,在某天傍晚时进入了姑孰。
  
      当天夜里,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司徒王谧府宅门前。
  
      只见门帘掀开,崔宏笑呵呵地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此时,王谧子王球已在门口等候多时,看到崔宏到来,急忙迎了上去。
  
      “晚辈王球见过崔公。”
  
      “尔父可在?”
  
      话音未落,崔宏便瞥见了站在院内等候的王谧。
  
      王谧此举显然是怕被外人看见,才不愿出门迎接。
  
      而崔宏知道王谧生性谨慎,有此举动不足为奇。
  
      他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跟着王球进了府门。
  
      “贤侄,老夫这么晚来打扰,不会给府上添麻烦吧?”
  
      “哪里,哪里!崔公光临寒舍,让敝府蓬筚生辉。”
  
      王谧当然知道崔宏为何来拜访自己,不过如今这事着实棘手。
  
      不管朝野上下怎么劝谏,桓玄似乎铁了心要打南阳宛城。
  
      来到客厅坐下,崔宏轻捋长须笑道:“这一次在下是特地来向司徒求援。”
  
      “呵呵……”王谧苦笑几声。
  
      “非是老夫不愿帮忙,实在是这一次事情颇有些棘手。”
  
      “棘手归棘手,但也不是没办法化解。”
  
      嗯?王谧一下愣住了,近来他不知费了多少口舌,却始终无法让桓玄回心转意。
  
      他还听说今日白天卞范之特地从京师赶回来劝桓玄,最终依然无功而返。
  
      如今崔宏‘口出狂言’,竟表示事情还可挽回,是对方真是成竹在胸?还是故意说大话宽慰他?
  
      许久,王谧才回过神来,忙好整以暇地请教道:“愿闻玄伯高见。”
  
      “此次太尉之所以恼羞成怒,除了感情上觉得遭河西背叛外,最重要一点无非认为影响到了自身权威。”
  
      “所以只要针对这两点,定可让太尉回心转意。”
  
      “具体当如何做呢?”
  
      “第一河西可以就宛城冲突给出赔偿,雍王也愿意放低姿态向太尉公开道歉。”
  
      “第二河西愿支持太尉北伐南燕,借北伐功勋来挽回自身声誉。”
  
      “什么?!北伐南燕?”
  
      ……
  
      昨晚,崔宏先去见了司徒王谧,随后又带重礼拜访了桓玄姐夫殷仲文。
  
      等一切忙活完,天色业已将明。
  
      也来不及合眼休息,他便驱车赶往南郡公府,等候桓玄召见。
  
      南郡公府位于姑孰中心,占地约百十亩,曾是当年桓温府邸。
  
      桓玄主政后,当即命人大肆翻新、修葺一番。
  
      等他移镇姑孰,便将这座府邸当成新南郡公府,用以居住并与朝臣商议政务。
  
      近来荆襄局势紧张,南郡公府上愈发忙碌,来来往往尽是人影。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见一名小吏从府内出来,直奔崔宏马车。
  
      崔宏精神一振,忙跳下来,快步迎了上去。
  
      只见来人见崔宏来到眼前,拱手行礼道:“在下奉太尉之命,特来通知大人进府。”
  
      总算等来了好消息,崔宏忙问小吏:“在下去哪儿见南郡公?”
  
      “眼下朝会快要结束,太尉让大人去隔壁厢房等候。”
  
      崔宏忽然觉得有点儿不对,忙问:“难道不在朝会上召见在下吗?”
  
      来人笑道:“不用!太尉准备在朝会结束后,再与大人见面。”
  
      当下崔宏吩咐侍卫拿出十枚银元送给眼前小吏,顿时让对方暗暗咋舌。
  
      随着河西越来越强大,其发行的五铢钱、银元也渐渐流通各地,成为硬通货。
  
      临来前,雍王可是给了他一大笔钱,专门让崔宏用来上下打点。
  
      别看眼前小吏官职卑微,但其能任通传之责,背景肯定也简单不到哪儿去。
  
      确如崔宏所料,眼前小吏乃殷仲文族人,不然他也不会对崔宏客客气气。
  
      在眼前小吏引领下,崔宏进了南郡公府,并来到厢房等候。
  
      殊料,他刚踏入厢房,就听到隔壁传来激烈地争吵声。
  
      原来此间厢房与隔壁朝会所在地,仅仅是一墙之隔。
  
      崔宏随便找了位子坐下,开始闭目养神。
  
      连日来,奔波不断,可算是累坏了他。
  
      让他不得不抓紧时间养养神,以好应对接下来桓玄责难。
  
      此时,隔壁为了与河西开不开战已吵翻了天,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
  
      桓玄坐在上首,面色阴沉,其心思早已不在朝会上,而转移到了崔宏身上。
  
      说实话,虽然这一次桓玄对河西插手南阳很是不满。
  
      但事后卫朔第一时间派崔宏来姑孰请罪,多少让桓玄心中好受几分,觉得小老弟卫朔还是挺看重他这个老大哥。
  
      或许是看出桓玄神思不属,大家吵了半天便渐渐住了嘴。
  
      而隔壁崔宏,刚开始他还用心听了几句,后来实在是太辛苦,竟坐在那儿昏昏欲睡。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人轻轻摇醒,睁眼一瞧竟是殷仲文,原来朝会已结束,桓玄召他进去问话。
  
      崔宏不敢怠慢,跟着殷仲文快步向隔壁走去。
  
      途中,殷仲文见左右无人,压低声音提醒道:“太尉态度似有缓和,接下来便看你的啦。”
  
      “只要河西诚恳认错,让太尉挽回面子,则心愿可成。”
  
      “哦,多谢殷大人提醒。”
  
      来到朝臣们商议军国大事之地,崔宏发现现场坐了不少人。
  
      除了桓玄之外,王谧、羊孚、桓谦等几位朝廷重臣也悉数在场。
  
      崔宏不敢怠慢,忙上前躬身行礼道:“参见太尉。”
  
      或许是被近来政事搅扰,让桓玄看上去精神上有些倦怠。
  
      他摆摆手,示意崔宏站到一边。
  
      此时大厅内气氛肃穆,所有人都盯着崔宏。
  
      桓玄先定定地看了一眼崔宏,扭头对殷仲文吩咐道:“你来问话!”
  
      殷仲文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桓玄姐夫,负责代桓玄问话。
  
      殷仲文轻咳一声,缓缓对崔宏道:“崔大人,河西一向与江东交好,雍王与南郡公之间更是交情莫逆。”
  
      “这次你们为何执意跟朝廷作对,肆意插手南阳纷争?”
  
      “殷大人此言差矣!”
  
      “河西无意跟朝廷对抗,更不愿跟南郡公刀兵相向。”
  
      “此次出兵南阳,实在是迫不得已。”
  
      “莫非你们有苦衷?”殷仲文很配合地问道。
  
      “然也!”
  
      “雍王接到密报,得知若河西不出兵南阳,庾仄等人将转投南燕慕容德。”
  
      “雍王担心胡虏插手,让局势变得复杂。”
  
      “遂来不及与南郡公沟通,便急忙遣兵南下。”
  
      “谁料前线主将秃发傉檀原是胡虏出身,不了解雍王与南郡公之间情谊。”
  
      “冒然与荆州军发生了冲突,致使荆州军折损千余人。”
  
      “当雍王知道时,事情已经发生,根本来不及阻止。”
  
      “不得已,雍王只好派在下亲来向南郡公请罪。”
  
      崔宏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寂静。
  
      大部分人虽然都知道对方在胡扯,却没人敢站出来戳穿。
  
      大家反倒都希望桓玄能接受这番说辞,尽快与河西达成和解。
  
      这时崔宏又冲怀中掏出一份请罪书,双手呈给桓玄。
  
      “雍王职责所在,暂时不便离开,这是他亲手所书请罪奏折,还请太尉一览。”
  
      桓玄接过来,默默打开,却见信中卫朔痛斥己身,并再三向他表示歉意。
  
      不管信中所言是真是假,起码让桓玄看到了卫朔认错态度良好,心中满腔怒意又消减了几分。
  
      虽然不准备跟河西继续死磕,但桓玄也得考虑如何消除不利影响。
  
      不能让外界以为他桓玄怕了河西,这不利于将来他维持己身声望,更无助于将来谋划大业。
  
      于是,桓玄忽然俯下身子,盯着崔宏问:“本公可以不再追究宛城冲突责任,但不知直元打算怎么让我挽回声誉?”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