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凤凰天机箓 / 第四十章 真假皇子

第四十章 真假皇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被崔廓在后花园戏弄回来之后,贾谧几天都没有出门,每天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整天在房间里发脾气。他真想把崔廓千刀万剐,可是太子府有一万禁军守着,他根本无法捉拿那个心头之恨,他于是就拿下人发脾气,稍微一点不满意,就拳打脚踢,还亲自鞭打,每天都有伤经动骨的仆人被抬出贾府。
  此时最开心的要数躲在暗处的周澄了,贾谧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乐,因为挑拨离间的机会又来了。
  瞅准贾谧把又一个仆人打得半死,怒气刚刚消解的有利时机,周澄出现在贾谧面前。贾谧刚刚用尽力气,感觉身心舒畅了很多,见到智多星来了,倒也客气,让他在旁边坐下,目光却呆呆看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属下听说太子广泛结交宾客,增强实力,太子府一个月二十万钱还不够用,还要在后院开设集市,贩卖东宫所产和内廷供奉之物。太子此举,莫非想谋反?”,他不提贾谧受崔廓欺负的事,揭那伤疤等于自取灭亡。但是说太子的坏话,对贾谧应该是受用的。
  果然,贾谧脸朝向他:“太子谋反?光这些还不能说明吧。”
  “虽然不能十分地说明,至少也现出一些端倪。假若太子谋反被废,那些仗势欺人投靠太子的人也要株连三族啊。”言外之意是说崔廓欺负他的仇可以报了。
  贾谧点点头。周澄见他心动,又说道:“贾家与太子一向不和,就算太子没有谋反,将来正常登基,恐怕上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贾家灭门,就像当年皇后杀杨骏一样。”贾谧听得脸色苍白,杨骏被杀的时候他记得株连了几千人,洛阳上空的血腥味都飘了好几天。
  “为今之计当如何?”
  “毁坏太子名声的事已经成功了八九成。现在的太子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众人眼里聪明善良的太子,而是奢侈僭越,暴戾无常。舆论已经造好,还缺一股东风。”
  “东风?”
  “皇后需要一位皇子来替代被废的太子。”
  这话说到了贾谧的痛处,也是贾家的痛处。九年了,皇后一直在努力,奈何肚子总不争气,公主生了好几个,皇子就是不报到。设若贾后早就生了皇子,现在的太子司马遹早已被废,说不定还被流放到带方那苦寒之地或者江南那烟瘴之地,哪里还有资格在这里同他作对,还包庇手下戏弄他!
  “你这东风不好借呐,恐怕是无处可借!”
  “我们可以往宫里送个假皇子,编个理由说服众大臣,再把最有实力的淮南王从寿春召回来,然后再废太子,就可保毫无后顾之忧了。”
  贾谧一拍桌子,就这样办了,死马当活马医,反正只要太子当政,贾家只有死路一条,搏一搏,说不定还有机会。
  贾谧立即进宫,和自己的姨妈说了刚才的意思。随着太子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一向奸诈多谋的贾后已经渐渐失去了理智和耐心,她一向对太子不好,早就在担心万一太子有一天当了皇帝,贾家就会遭来横祸,这时候贾谧的火上浇油,让她迅速接受了假皇子的计策。
  就以自己的亲生母亲,皇后的妹妹贾午进宫探望贾后为借口,贾谧悄悄地把一个七岁的孩童送进了贾后的宫里。
  皇后喜得贵子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大小官员都积极备礼准备进宫庆贺,司隶校尉乐广也不例外。除了进宫庆贺,他还有一件事要和皇后商量,那就是关于匈奴的。
  上次崔廓把匈奴人交给他之后,他进行了多次提审。匈奴人对自己在崔廓面前所讲的话供认不讳,但是问他他口中的大单于是谁时,却死活不说。匈奴人在被曹操分为五部散落在并州之后,就取消了单于的称号,这个匈奴人居然口口声声称大单于将带领他们复国,可见他们这次的反叛蓄谋已久,而且目前肯定已经确定了哪些人来领导这次反叛。若能知道大单于是谁,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即使不能,对整个匈奴的防备要更加周备。
  乐广将供词和自己的想法写成奏折送进皇宫,结果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他心中焦急,打算刚好趁进宫的机会当面向皇后陈述。
  太监将乐广领进皇后寝宫,贾谧,司马伦,司马越,王衍还有一干大臣都在,连本来远在寿春淮南王司马允都在了。皇后正坐在太师椅上和众大臣聊天,乐广惊叹皇后产后恢复地如此之快。想必众大臣都有此疑惑,都在焦急地等待要见新皇子一眼。
  皇后见大臣到了不少,便吩咐旁边的宫女带出皇子。众人齐齐朝门口望去,宫人牵着一个七八岁的垂髫娃娃来到皇后面前,皇后看着发呆的众臣,微笑道:“众爱卿,这就是本宫的皇子司马臧!”
  一时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年纪较长的司马伦最先道:“臣僚们以为皇子尚在襁褓之中,怎料竟已垂髫之年,这中间......”他都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
  “本宫理解众爱卿的疑惑,我这就替大家解释。当年本宫怀上臧儿的时候,正值太子在替先皇守孝。大家知道,守孝三年,是不可以碰女色的,故而为了维护皇家体面,此子一直放于深宫静养。如今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本宫以为可以公之于众了。”
  这故事编得太荒唐了,众人心中当然不信,却没有人敢当面质问,只好不置可否地在原地捏捏手,晃晃肩,气氛显得很尴尬。
  乐广一向耿直多谋,这个皇子的真假既然现在不可辨别,也无需当场一定要有个定论。为了缓和气氛,也为了自己今天来的另一个目的,他说道:“既然各位大臣恭贺皇子之事已毕,臣有另外一事想请皇后定夺。”
  皇后也真处于尴尬之中,一听此话,马上回答道:“爱卿请讲!”众人也舒了一口气,竖起耳朵听乐广发言。
  “前几日太子左卫率崔廓在回乡省亲途中碰到一小股匈奴在抢劫流民,他为朝廷保护流民,杀退匈奴,还捉得一活口。这个活口自称匈奴人已经推举了他们的大单于,想要复国灭晋。臣觉得此事重大,早已上奏朝廷,到如今却未得到任何答复,臣恳请皇后提醒皇上重视此事,提早防备,以备不虞。”
  皇后其实早已经看到这份奏折,一方面她认为一个抢劫的俘虏的话未必可信,另一方面,她现在忙着做好戏准备废太子,也没有心情去关心其他事情。
  “此事就交由赵王去处理吧。赵王很早就同胡人打交道,深谙他们的心理。”她没有指望赵王能查出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乐广太过较真,她不想一直被他纠缠不放,她的精力不想放在这些毫无用处的事上。
  赵王司马伦俯首称是。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