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龙王江,是神州之地上有数的几条大江之一,其江水更是贯穿了整个江南道的大地。
此刻波涛汹涌的大江中,有一艘灯火辉煌的舟坊缓慢的行驶在这条煌煌大江之上,舟内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之内,刘亦儒此刻静静的坐在椅上翻阅着手中的书经典籍。
自从他跟李怀念在靖州分别之后,因为要准时赴任的缘故,他并没有选择走路途遥远曲折但可以增长见闻实时的陆路,而是跟着一个人上了舟坊,走了更为便捷舒畅的水路。
而今夜以深,刘亦儒看完一本经义之后便准备上床休憩了。毕竟他对于生火习惯跟作息规律有些近乎苛刻的严谨。
一夜静谧之后,时间不知不觉的便流逝到了朝晨之刻。刘亦儒准时的起床,束发洗漱之后,整理好了衣冠,便拿出了佩剑走到甲板之上开始练剑。而这个习惯则是他在认识李怀念之后才形成的。
就在刘亦儒开始练剑之后的不多时,一个举止潇洒的公子哥儿陪着几个俊美女子一同出现在甲板之上。
世间总归会有一种人,他们似乎天生之间便带着一股难言的魔力,他们总是会如同雄鹰与猛虎一般可以轻而易举的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且让人忍不住的敬畏或者亲近。
哪怕他们或许只是身穿着最为普通的衣衫,哪怕他们的样貌长得极为的平凡,但是只要他出现,哪怕他此时此刻身处于千军万马之中,或者是处于喧闹的市井之内,他们总是可以自然而然让人们的目光不自觉的处于他的身上。例如相貌普通的李天玑。例如现在的这个公子哥儿。
此刻静静的看着刘亦儒练剑的那个公子哥儿,他的样貌也是十分普通,而且身上并没有着华服,只是随意的披了一件长衫,头发也是随意的挽了一个发髻,随意的披在身后。但是这一切却都不妨碍他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种大家贵气。
而当时他们几人走到甲板之上,看到正在练剑的刘亦儒后,公子哥儿对着那几个女子轻声细语的说了几句什么言语之后,那些女子便十分乖巧的悄悄退去,偌大的甲板之上,此刻就只剩下身心尽皆心无二致沉浸于练剑之中的刘亦儒,跟一旁安静旁观的公子哥儿。
许久之后,刘亦儒收剑回神,望着天空之上的破晓朝阳却又有些走神,而这时,那个公子哥儿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微笑着说道:“先生,原来不止会做学问啊。”
刘亦儒有些尴尬的回过头,看着公子哥儿所立的位置,有些抱歉的说道:“实在抱歉,方才我有些入迷,让二殿下见笑了。”
“哪有啊,先生不跟那些迂腐老儒一般,觉得世间之事都是下品,学生又哪来的见笑之说。”二皇子笑了笑,随即又说道:“不如趁巧,先生跟学生一块用早膳吧。”
刘亦儒愣了愣,有些苦笑的说道:“既然如此,那还请殿下稍等片刻,容我将匣剑放下。可好?”
“哈哈哈,那是自然。难不成先生吃饭都还要负剑啊。”
刘亦儒会心一笑,只是突然有些想李怀念了。毕竟对于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话,李怀念向来是格外擅长的。
二人一同走进船内,等饭菜上桌之后,刘亦儒有些微微诧异,因为桌上的菜品实在是太过“素雅”了些。仅仅是一碟豆干,一碟茴香豆,另夹着几道粗淡小菜。别说是天子之家的菜式,便是寻常富贵人家的菜式都要比这个丰盛不少。
二殿下对此倒是很是平静,仿佛习惯了一般。而当他看到刘亦儒此刻的表情后,便笑着对着刘亦儒笑了笑说道:“怎么?莫非先生吃不惯这些平淡之物?”
刘亦儒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不是,只是觉得这些菜式有些太过刻意了。”这句话说得很直接,没有半分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故意的奉承,也没有委婉暗示,就是很直接的说了出来。
二皇子愣了愣之后笑着说道:“先生果然是先生,倘若换了其他人,可不要狠着劲的夸赞学生勤俭有道,实属是用心的体验民生,此乃国之将兴云云如此?”
“倘若吃这么几次粗茶淡饭,便是了解民生民性,国之将兴,那……这国之将兴,民间疾苦,未免也太过儿戏了些。”刘亦儒顿了顿,笑着摇头。
二皇子却肃然说道:“可是重要的是这份心意。只有如此才能每时每刻提醒着自己,提醒着自己的身份,还有提醒着这个身份所代表的意义,应当如何去做事情。”
相比与二皇子的严肃,刘亦儒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点到即止的政谈就这么消弭于笑声之中,二人也没有再说这件事。一餐结束后,二殿下似乎突然想起什么来一般,笑着问道:“先生可曾见过我家老幺了?”
刘亦儒摇了摇头说道:“小殿下何时去了靖州?”
“哦?莫非先生不知道?可我听说,我家老幺前些日子便去了靖州,结果,听手下传来消息说,近日只有杨公公一人回京。额……之后的事情……想必以先生的聪慧自然猜的出来。”二皇子有些无奈的说道。
“唉。我家老幺自小便顽劣不堪,脑子里想得东西,便是我也猜不出来。倘若他不是生于帝皇家都还好些。可是既然生不由己。他如此行事,总归是有失体统了些。”二皇子沉默了下,突然严肃的说道:“所以,先生,我需要您的一句话。”
刘亦儒听到这般话语,只是微微说道:“殿下,您知道的,我只想安安心心的做学问。”
这般对话,看似答非所问,但是二人的心思却都清晰的表现了出来。
二皇子正色说道:“可是同样,我明白先生的野望。”野望跟野心是不同的,因为整个长安都清楚,刘亦儒是这个世上少有心思单纯不为名利而读书的读书人。
“谢殿下抬爱。”刘亦儒摇了摇头:“您也知道,我的时日已然无多,我只想安安心心的做学问罢了。”同一句话,刘亦儒很有耐心的重复了两遍,更是表达了他的坚持。
“先生,我幼时便见过跟先生极为相似的以为硕儒。他跟先生相同,只想着一心一意的做学问,而那个老人姓宫。……所以,我懂得先生的心思。”
“嗯。”刘亦儒的目光暗淡了一下,似乎有些出神的回答道。
二皇子并没有因为刘亦儒那漫不经心的语气而产生丝毫的不满与不耐,他仍旧很安静的看着刘亦儒,因为他感觉刘亦儒还会说下一句话。
而事实上,刘亦儒也的确说了:“我需要时间,可是我没有时间。”
“我可以帮您,而且我也可以给您。而我只是需要先生的一句话而已。”
二殿下的话语很诚恳,也很真挚,便是情深意切。
刘亦儒看着二皇子,似乎想要看透他的心思。而二皇子仍旧恳切的看着刘亦儒。
就这么对视了很久以后,刘亦儒叹声说道:“我并不能帮殿下什么。而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同样不去帮其他人。”
听到刘亦儒话语的二皇子立刻起身,对着刘亦儒认真的行礼,恭谨严肃的对着刘亦儒说道:“谢先生。”
当二皇子走出房门之后,刘亦儒有些愣神。他自然明白方才交谈之中每句话的意思。
比如说时间。
只要他帮助二皇子可以尽快监国,或者登基,那么他自然可以大力的帮携自己。帮自己完成那件名为“野望”的事情。
而且他可以看出来,二皇子至少现在真的如同他所说的常常以卑宫菲食而以勉励自身,提醒他该如何为为民谋利。
但是,这世间太多的例子都表明了一件事,一但身处权力的斡旋之中,有太多人被迷离了双眼,忘却了自己的人亦不在少数。
亦或者更有心机沉重者为了以博取支持,更是故意以隐忍而俭素淡食以此来沽名钓誉。等到得势之后便将本性暴露无遗的同样不在少数。刘亦儒看不透二皇子,所以他即便松口,也是选择中立。
倘若二皇子是真真切切的为民之人,那么自然会帮他做这件为百姓以立命的事情。
想到这,刘亦儒摇了摇头,看着云柩处映透的白云,突然叹了口气。他想起了宫家老爷子,那个读书人的脊梁。
十三年前,宫家落拓之后,自此中原读书人的脊梁便断了一节。
以至于之后,每每谈及所谓的,文人风骨,便成了一句笑话。一句市井之人都每每谈及都会笑出声的笑谈,呵。不如说是讥讽罢了。
当年宫老爷子舍弃一切的为读书人以开山铺路,而今却是他要为后世读书人修路。
开路容易修路难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他也知道,这件事情自然不能太过操之过急。
但是他的时间不够啊,哪怕从现在开始算起也远远不够啊。或许,他即便是康健之身,这世间依然不够啊。毕竟这个世间已经有了一个宫怀远已经是读书人的幸事了。
他真的可以做到吗?
大概吧,惟愿不负此生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