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市言情 / 宅生 / 第一章 范进中举

第一章 范进中举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天老师要过节,冬雪雪冬小大寒。”
  2007年夏,高考结束了。虽然是夏天,累了三年也好,睡了三年也罢,怎么睡,在哪睡,何时睡,谁睡谁不重要,但对高考的学生来说仍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者有之,颗粒无收者亦有之,但未必都是好事,也未必都是坏事。谁知道10年、20年后江湖上会流传着谁的传说呢?
  校园的广播里放着那个年代属于青春的歌,撕开信封,里面放在一张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和一张京城属地的SIM卡。
  “抠搜的!光给卡也不给手机,当我是天线宝宝吗?”范进小声嘀咕着。
  看着录取书封面上的六个烫金的大字“京城合格大学”心里并没有多少喜悦,很平静。
  “真丑!”范进对这六个字给出了很中肯的评价,确实很丑。
  范进,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178CM左右的身高,120斤左右的体重,外着一件上白下黑具有浓厚社会主义特色的校服,看上去略显单薄,其实本来就很单薄。单眼皮、小眼睛,鼻梁很挺,上架一副灰色全框的玻璃眼镜,目光散漫找不到焦点,不大稍显厚重的嘴唇,唇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绒毛在昭示着他18岁的年纪,唯一的特色就是脸很长,椭圆形的脸横窄竖长的顶在了他的脖子上,长轴起码在20公分以上,五观零零散散的坐落在这张长脸上,其貌不扬。
  范进从教学楼走出来,穿过百米见方的广场,来到宿舍楼下的话吧。话吧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类似于网吧,只不过是用来打电话的,那时候手机并没有普及,就连“左手换右手,右手打不通”的小灵通在学校里也并不多见。
  话吧不大,靠墙两侧并排码放着一张张长桌,桌上是一部部红色的塑料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用毛玻璃墙隔开。正对着门的最里面的桌子后面坐着一个卷发微胖的中年妇女,手里拿着个应该是从隔壁超市刚买的雪糕在舔着。
  “老板!打个电话。”说完,范进也不管老板听没听见,就近找个空机坐了下来。
  “喂!妈,录取通知书拿到了。”虽然声音听上去很开心,但其实并没有什么情感波动。
  “哎哟!我儿子也是大学生了!其它手续办完了吗?不用再去学校了吧!”略显嘶哑的声线掩盖不住声音里透的着的喜悦。
  “嗯,基本都办完了,应该不用再来学校了。”范进数着电话上的时间漫不经心的答到。
  “要都办完了,下午就回来吧!妈给你做好吃的!咱家里出大学生了!”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了,但是知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母亲依然很兴奋。
  “好,我下午坐车回去。晚上回家聊,挂了。”
  范进眼急手快的按下了挂机键,看着时间在1:00停止,羞涩的笑了。
  “老板,一分钟5毛您收好!”从兜里掏出一个5毛的硬币扔到了老板面前的铁盒里,没有想像中“叮”的一声,因为盒子里有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硬币和纸币,一毛的、五毛的、也有几张一块的。看着这样的画面,范进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听着电话里嘟嘟的盲音,母亲转身对父亲说:“晚上弄点好吃的,和儿子喝一点。”
  “小孩子家家的,喝什么酒!”父亲表情严肃,语气生硬,往日的威严却不见了。
  范进的所在的高中是县城里唯一的一所高中,方圆百公里以内的村子,只要有考上高中的几乎都在这里读书。县城不大开车用不了10分钟能从城东走到城西。范进的家在离城20公里外的村子里,仅百余户的人家,袅袅炊烟,鸡犬相闻,放个屁要是响点,全村都能听见。
  下午三点多,范进坐公共汽车从县城回到了村里。村口的位置一个20多平米的土坯平房,房前和左边被两亩见方的菜园包围着。园子里种满了的各种蔬菜瓜果,一垄辣椒、两垄黄瓜、三垄豆角、四垄茄子的,当然还有一些给小孩解馋的瓜果,比如柿子、甜杆、香瓜什么的,还有一大片的士豆和白菜,村子里有挖窖储粮的习惯,能够长期保存的白菜和土豆不可避免的被大量栽培。这就是范进的家了。
  范进回家的时候,晚饭已经做好了。家里就是这样,没事的时候一天只有两餐,所以晚餐吃的特别早。从上高中开始,范进就开始了寄宿生活,虽然离家很近,但是高中一周六天的课业安排以及假期补课情况的存在,使得范进也很少回来。饭桌上如往常一样,只不过话题都是围绕着通知书、大学、京城这样的事情。母亲一如既往的给范进夹着菜,范进一如既往的应和着,父亲一如既往的不怎么说话,但是酒并没有少喝,那天他喝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范进就比较尴尬了,除了准备进京入学的相关事情,剩下的时间基本全都用在应付邻里乡亲上了。
  还有那个范进十分痛恨的升学宴,在村里婚丧嫁娶乔迁动土生孩子还有升学基本都是要摆席的。本来已经被炮轰的差不多的范进,在摆席的那天又被集体凌虐了一次,整个人都不好了,小学老师、初中老师、三姑六婆,在别人一阵阵欢声笑语中,作为主角的范进一桌桌、一位位的向其敬爱的、亲爱的老师、长辈敬酒的同时,还要躬聆其训。
  “李老师,感谢您初中三年对我的栽培,要不然我也不能有今天的成绩,我敬您!”
  “高考语文考了多少分?”李老师大马金刀靠在椅子上,两颗分居的门牙缝中间卡着烟卷问到。
  “119分,阅读和作文应该差一些。”范进不好意思的说到。
  “你看看,我就说嘛!我教出来的能差的了吗!当年我就说这孩子指正有出息,尤其是语文,哼!”李老师扬着头对旁边的数学老师说到。
  “得了吧!是个人都能答个差不多,又不是什么拉分的科目,跟我吹什么啊!是吧,小范!”别说这个子不高平时温婉可人的女老师怼起人来也不含糊。
  “唔……,两位老师,我敬你们一杯。”说完把杯里啤酒往最里一到,咕咚咚喝了下去。
  “你还别说,语文好像真是所有科目考的最低的!”范进心里想着拎着酒瓶,握着酒杯走向了下一桌。
  “恭喜啊!”
  “孩子有出息了啊!”
  “老范有福了啊!”
  “我说的没错吧,当年我就料定此子不凡,他日必成人中龙凤!”
  “猜的这么准你怎么不去算命,给自己算过自己会混得这么惨吗?”邻里相亲、老师们叽叽喳喳的天南海北的侃着。
  三瓶左右的时候范进就已经醉了,至于后面喝了多少,说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完全交给老天来安排了,不过那都不重要了。
  升学宴摆完之后,范进的生活进入了套路模式,吃饭睡觉看电视,那时候的电脑还没有在这个遥远的小山村里普及,电视仍然是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范进的父母则忙活着地里的事情,范进有心无力,帮不上忙,也就只能在家里照顾照顾母亲的鸡鸭猪之类的畜生朋友们了。
  时间过的很快,跟离入学还有一周的时候,范进出发了,一个简单的编织袋就是范进所有的行李。里面装着四季换洗的衣服和一本同学录。
  走的那天天气很不错,到底有多好呢?一个字,晴。早上,和往常要返校一样,没什么太大区别。
  “爸、妈,我走了,不用送了,我是出去上学,又不是拉出去枪毙,过年放假还会回来的。”范进轻松的说到。
  “瞎说什么,孩子出门,当爹妈的哪有不送的,你上车了我们就回去。”
  “到了地方,记得打电话,常给家里联系,妈想你。”
  “上大学了,自已能做主了,该玩玩,但别耽误学习,等毕业了给妈带个儿媳妇回来。”等车的时候,母亲在一边整理着范进的衣服,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
  “没钱吱声,有事说话,我回去了。”说完,范进父亲背着手往回走了。
  “倔嘴脾气,你姐姐出门子的时候,哭的比我还凶呢!”范进母亲看着范进父亲的背影对范进嘟囔着。
  村里的公共汽车是没有车站的,每天定时发两趟,绕着村子走一圈,站在路边招手上车。汽车缓缓驶出了村口,车窗外清晰可见站在路边的母亲和一个在屋里透出半边身子的父亲的身形。只是车上的范进并没有注意,就像和往常返校一样。到了县城买了一张去往合市的长途汽车票,范进要在那里转乘火车去往京城。
  当长途汽车从县城驶离的那一刻,范进有一丝微微的兴奋,外面是世界对这个在这个小城里生活了18年的范进来说,是充满吸引的,憧憬着大城市的同时范进感觉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
  “算了,不去想了,出发!”范进想着。
  哦!对了,这个县城名字叫挠县,村子的名字叫呵乡,别问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范进也不知道。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高手特种兵在都市好莱坞绘制重塑千禧年代奶爸学园神豪从系统宕机开始直播:长得太凶,开局吓哭女主播天天中奖起航1992乐队的盛夏夜的命名术是祸躲不过我的投资时代我真是实习医生啊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明克街13号重生香江之1978官场情人:女局长的风流史奶爸的文艺人生盗墓:继承王也,开局云南虫谷